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家蚕幼虫时期腹足有黄色和白色,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当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会出现透明足,相关基因型可能有如表所示类型,b基因移接不会出现该性状且不含B或b的个体不能存活。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透明足

基因型

BZbZ

BZbZb

BZbW

BZW

(1)Z染色体上的B基因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上,从可遗传变异角度分析其本质上发生了___________;根据上述信息,基因型为ZBW的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几号常染色体)。
(2)现有一只黄足雄性家蚕与白足雌性家蚕杂交,子代出现一只透明足雄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BZbZ或BZbZb
①该雄性个体B基因来自_____________(填“父本”“母本”或“父本或母本”),假如其基因型为BZbZb,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组简单的杂交实验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不进行杂交实验,如何确定该只透明足雄性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写出思路方法即可)。
2 . 当长时间站立时,股直肌会逐渐疲劳,作用在肌腿的力量减小,降低了高尔基腱器官的兴奋性,反馈性解除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提高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制错误的是(       

A.从反射弧的组成分析,高尔基腱器官属于感受器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引起股直肌的舒张
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所处的位置均属于中枢神经
D.股直肌的疲劳,最终引起股直肌产生一个较大的收缩,有利于站姿维持在舒适的状态
3 .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有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亲代M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胚胎中只发绿色荧光的胚胎基因型包括______
(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________(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通过记录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与胚胎总数,可计算得到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算式为_______
(3)待子代胚胎发育成熟后,让红·绿荧光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不考虑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等任何变异),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转录时,首先与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绿色荧光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__
(5)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随着核糖体的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催化肽键形成的酶不断连接新的tRNA上的氨基酸,则该酶的作用是____(单选)。
A.将肽链从核糖体转移到另一个tRNA上
B.将肽链从一个氨基酸转移到另一个氨基酸
C.将正在延伸的肽链转移到一个新的氨基酸上
D.将氨基酸从tRNA转移到正在伸长的肽链
4 . 鱼鳞病(相关基因为A、a)和遗传性肾炎(相关基因为B、b)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注:基因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图1是某鱼鳞病患者家系;图2是某遗传性肾炎患者家系,每个家系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现将相关DNA片段进行酶切,分离得到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片段,下表1记录了两个家族中部分家庭成员的检测结果(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表示未检测),综上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表1图1家族图2家族
II-5II-6I-1I-2II-2II-3
基因A、a基因1+-+××+
基因2++++
基因B、b基因3++×+-+
基因4-++++
A.据图1和图2判断,鱼鳞病为伴X隐性遗传,遗传性肾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仅考虑各家系中的遗传病,结合表1,图1中“?”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1/2
C.根据表格信息,表中基因1~4中,代表基因A的是1,代表基因B的是3
D.综上,若图1中的III-8与图2中的II-1婚配,则其子女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11/16
5 . 研究组成细胞的分子,实际上就是在探寻生命的物质基础,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生命观。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细胞内含有的各种物质配齐,并按照它们在细胞中的比例放在一支试管中就可以构成一个生命系统
B.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大量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
C.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影响脂肪的存在状态,动物脂肪在室温时都以固态形式存在
D.每一种蛋白质分子都有与它所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独特结构
6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

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

(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取实验一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中雌、雄株都表现为。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
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
②若让该株系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写出性别)。
③为验证该染色体片段转移,实验人员选择该株系________(填“雄株”、“雌株”或“雄株和雌株”)与正常的雌、雄植株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染色体结构。与正常植株相比,若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证明该株系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
2023-04-24更新 | 126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某XY型昆虫的有眼和无眼、青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青眼雄虫和一只纯合无眼雌虫杂交,F1雌虫全为青眼、雄虫全为白眼。让F1雌、雄虫随机交配得到F2,F2雌虫、雄虫均表现为青眼:白眼:无眼=3:3:2。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有眼与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F1雄虫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白眼基因,F2中白眼基因频率为_____
(3)F2中青眼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得到的F3青眼雌虫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将F1中的一部分青眼雌虫X射线处理后,有一只昆虫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但眼色基因所在染色体上产生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n,该致死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且该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紧密连锁(不会发生交叉互换)。为检验该隐性致死突变基因n是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还是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用该昆虫与一只纯合白眼雄虫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和比例。
①若子代_________,则基因n位于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②若基因n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请用遗传图解写出其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____(只需写出眼色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相关基因)。
8 .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B、D基因与毛色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有黄色、褐色、黑色雌雄个体若干(均为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
组1黄×黄全黄黄:褐:黑=52:3:9
组2黄×黑全黄黄:黑=13:3
组3黑×褐全黑黑:褐=3:1
(1)由组1判断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定律。组1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2的子二代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在组3的F1中出现了一只黄色个体,已知该个体表型的改变是由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现用实验加以验证,将该个体与组3亲本中毛色为___________色的个体杂交,推测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综上可知,该动物的毛色与基因并不是简单的___________关系。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__进而控制性状,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动物的毛色。
9 . 某植物种子绿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种子才为黄色,否则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绿色种子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
序号亲本杂交组合F1表现型F1自交所得的F2中绿色种子个体比例
甲×乙绿色100%
丙×乙黄色175/256
丁×乙黄色37/64
甲×丙绿色100%
甲×丁黄色175/256
丙×丁绿色100%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种子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2)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植物的种子颜色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理由是_____
(3)依次写出甲、乙、丙、丁四株植物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2更新 | 4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果蝇的眼色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色有灰体和黑体,由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与眼色相关的某种基因型存在致死现象。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的杂交实验:
实验甲:灰体突变型♀×黑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黑体突变型♀=1:1
实验乙:黑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野生型♂= 1:1:1
(1)果蝇灰体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实验甲的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将实验甲中的F1雌果蝇与实验乙中的F1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果蝇的X和Y可分为I(X、Y的同源区段)或II(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Ⅲ(仅位于Y染色体上)区段。选择纯合的刚毛和纯合的截毛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F1代全为刚毛。甲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可位于_______(填“ I ”“Ⅱ”或“Ⅲ”)区段。请从亲本和F1代中各选一种性状的果蝇为杂交实验对象,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支持乙的说法(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