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3384 道试题
1 . 与自然光相比,当透过叶片的光中红光与远红光比值降低时,植物会产生应答反应,常表现为茎节和叶柄伸长的速度加快,顶端优势增加,分枝减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吸收红光或远红光后,可能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传递信息
B.该种植物可能是由生长相对稠密的植物长期进化而来
C.该现象的出现是一种植物对光资源竞争的策略
D.该现象与单侧光照射引起的向光性表现相同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2 . 酒精是高中生物学实验经常使用的试剂。下列关于酒精在实验中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实验中,可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加入酒精可以析出蛋白质
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可以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于洗去多余的染液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图1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图2为溶酶体形成的两条途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一般选用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放置在蒸馏水中来获取细胞膜。图1中②与细胞膜__________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与溶酶体酶形成相关的细胞器除图2中的结构A外还有__________等。进入A中的多种蛋白质,只有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形成M6P受体标志,若催化M6P标志形成的S酶功能丧失,则细胞中溶酶体酶无法正常转运到溶酶体中,从而无法发挥细胞内的消化作用,会导致细胞__________(答出2个方面),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和引起感染性疾病。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剧烈运动时,人体大量出汗,同时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此时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等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部分调节

信号分子

乳酸

抗利尿激素

胰岛素、神经递质和①_______

神经递质及②__________

垂体分泌的相关

激素

靶细胞

(或作用物质)

主要作用物

质为③__________

__________细胞

胰岛A细胞

甲状腺细胞

肾上腺皮质细胞

调节结果

或意义

维持pH稳定

维持渗透压稳定

促进⑤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提高细胞代谢

速率

增加⑥__________的分泌量,维持血钠含量平衡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⑦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5 . 高考体检工作在各地陆续展开,血检中各项指标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血浆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对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可检测到血浆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成分
B.决定血浆渗透压的是蛋白质和无机盐,与血糖分子无关
C.正常人血浆pH波动很小,这主要与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系统和器官协调的结果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两种引物分别为A和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扩增的速率只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
B.PCR反应体系中Mg2+的作用促进耐高温DNA聚合酶的活性
C.从理论上推测,第二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占100%
D.PCR反应中,dNTP在扩增中可以提供能量,也可以作合成DNA原料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生物试题
7 . 人心肌细胞中的肌钙蛋白由三种结构不同的亚基组成,即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C(cTnC),其中cTnI在血液中含量上升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制备抗cTnI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完成了以下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培养中,培养液常用___方法灭菌。每隔2周用cTnI作为抗原注射小鼠1次,共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最后一次免疫后第3天,取脾脏内部分组织制成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常用的化学诱导因素是___
(2)甲、乙、丙中,只含杂交瘤细胞的是___,②过程表示将乙细胞接种到多孔培养板上,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之后稀释、培养、再检测,并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其目的是筛选获得___
(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是医学上常用的定量检测抗原的方法,具体原理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固相抗体和酶标抗体均能与抗原结合,这是由于不同抗体能与同一抗原表面的不同部位结合。该检测方法中,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可通过测定产物量来判断待测抗原量。
昨日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8 . 沙门氏菌是影响畜产品品质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若使用庆大霉素(GM)等抗生素治疗,会有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残留等问题。如使用植物乳杆菌等益生菌(可分泌抗菌物质)替代治疗,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已知MRS培养基常用于培养植物乳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LPC(用MRS培养植物乳杆菌后获得的上清液)对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测得不同处理下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需选用物理状态为______(填“液体”或“固体”)的培养基,才能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沙门氏菌的种群数量。据图1分析,该实验结论为______。若不改变现有条件,沙门氏菌组继续培养72h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限制其种群增长的生物因素是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LPC对沙门氏菌的作用机制,对实验组的LPC进行了如下处理:NaOH-LPC(加入NaOH调节pH值至近中性)、Heat-LPC(用100℃处理15min),再采用______(方法)接种沙门氏菌进行抑菌圈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设置MRS组的目的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分析,LPC的热稳定性______(填“强”或“弱”),LPC对沙门氏菌发挥作用的机制是______
9 . 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移植过程中需对卵母细胞去核,这里的核是指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B.将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A,则基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提供适量CO2,作为体液因子调节呼吸运动
D.治疗性克隆过程不产生独立生存的新个体,不存在任何伦理道德问题
昨日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0 . 生物技术与工程学相结合,可研究、设计和加工生产各种生物工程产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②由iPS细胞产生的特定细胞,可以在新药的测试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胚胎移植作为胚胎工程的最后技术环节,推动了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④PCR反应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自动完成,而后常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PCR的产物
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生物反应器,可以让哺乳动物批量生产相应的药物
⑥蛋白质工程仅以蛋白质结构为基础,逆中心法则进行,就可以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
A.2项B.3项C.4项D.5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