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6 道试题
1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物学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介导植物或动物细胞的融合
B.某些病毒的DNA经改造后,可用作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C.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其表面的抗原蛋白可以制成疫苗
D.用特定的病毒免疫小鼠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今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HER2是一种定位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度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为开发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恶性肿瘤单克隆抗体偶联药物(抗HER2-ADC),科研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抗HER2-ADC的过程中,需要对小鼠多次注射______进行免疫,以期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过程①得到的细胞有______种(考虑两两融合)。过程②和③的目的分别是获____________
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或者注射______继续培养。
(2)抗HER2-ADC作为靶向药杀伤HER2过度表达的恶性肿瘤细胞的效果较为明显,其原因是______
(3)为研究抗HER2-ADC对HER2过度表达的胃癌细胞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人乳腺癌细胞BT-474、裸鼠(先天性胸腺缺陷的突变小鼠)、多种化疗药物和试剂(磷酸缓冲液配制的抗HER2-ADC、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美坦新联药物、磷酸缓冲液等)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将乳腺癌细胞BT-474移植到裸鼠体内,待肿瘤体积达到200mm3时将裸鼠分为4组并分别给药处理,空白对照组的给药处理是注射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裸鼠体内肿瘤的体积,结果如图2所示。

②实验结果表明,抗HER2-ADC对BT-474细胞的______具有促进作用,且效果较其他药物更好。
③后续可通过研究抗HER2-ADC____________(答出2点)等情况,为抗HER2-ADC进入临床实验奠定数据基础。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其来源及后续分化过程如图1所示。跨膜的B7蛋白质家族分子主要包括B7-1、B7-2,常表达于单核细胞等细胞的表面,能提供T细胞免疫效应所需的协同刺激信号,同时也参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移植排异等病理过程。

(1)图1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炎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可转化为M1型或M2型,两者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不同作用。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有治疗效果,为探究大黄酸治疗NASH与巨噬细胞转化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
分组处理实验结果
健康小鼠+生理盐水M1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丙组<乙
组;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甲组≥丙组>乙组。
NASH模型小鼠+生理盐水
__________
①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
②请结合实验结果分析,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对NASH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大黄酸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_______
(2)RT-PCR可用于B7-2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细胞的建立,采用RT-PCR方法,可从单核细胞的总RNA中扩增出编码人B7-2全长的cDNA片段,过程如图2所示。RT-PCR体系需要的酶为__________,若加入的mRNA为a个,则得到图示B7-2全长的cDNA片段的过程中,至少需要__________个引物A。
(3)为制备鼠抗人B7-2单克隆抗体,以B7-2为抗原进行免疫后,将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特定的___________进行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进___________行克隆化培养后用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经多次筛选和培养,能得到分泌抗人B7-2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一模)生物试题
4 . 科学家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了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更多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分泌此种抗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C.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可以诊断人体是否感染该种新型冠状病毒
D.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通辽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细胞工程在农业、医药工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次生代谢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含量少,应选择产量高的细胞进行培养
B.动物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约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
C.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可定向运输并杀伤肿瘤细胞
D.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是否出现两个极体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为制备抗HA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多次注射HA蛋白可以提高小鼠体内相应B淋巴细胞的数量
B.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病毒对细胞膜结构进行失活处理
C.通常将杂交瘤细胞置于含95%O2和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D.杂交瘤细胞能无限增殖,无需进行传代培养
今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7 . 2024年1月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预防性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科学家将控制尼塞韦单抗结构域的某基因替换了三个碱基以达到延长半衰期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塞韦单抗的制备利用了基因突变、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技术
B.制备尼塞韦单抗时杂交瘤细胞需要分瓶培养,以防止接触抑制
C.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要通入95%的O2和5%的CO2
D.为了减轻代谢物积累对细胞的伤害,可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P24是HIV病毒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大小约为26KD),是P24基因的表达产物。P24单克隆抗体在HIV感染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利用基因工程生产P24蛋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活性的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HIV的总RNA,经________过程获得总cDNA。通过PCR技术可在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对质粒和P24基因的cDNA用BamHI和XhoI进行双酶切,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研究发现,P24基因的cDNA缺乏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________
(3)将重组质粒(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宿主菌体细胞后,进行的部分操作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的接种方法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蛋白凝胶分析结果图中,1为蛋白Marker,2为不含物质A的菌液,3为含物质A的菌液,实验结果说明P24较高的是________(填“2”或“3”),据此推测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P24蛋白对小鼠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3次,其目的是________。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用________促融,为选出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细胞,要从HAT培养基上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然后稀释滴入多孔培养板中,使多孔培养板每孔中有________个细胞,然后筛选出抗体检测呈________(填“阳性”或“阴性”)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该克隆化培养细胞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
(5)T细胞被HIV感染后,会与未被感染的T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不久死亡又释放出大量新病毒。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可作为P24单克隆抗体活性鉴定的指标。请完善以下鉴定P24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实验思路:
将未被感染的T细胞等分为三组,处理如下:
A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
B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________
C组: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9 .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一种特有成分,能诱发炎症反应。CD14蛋白是LPS的受体,能识别并结合LPS,在LPS性炎症反应、内毒素休克等病理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制备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了含有CD14蛋白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制备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酶XhoⅠ和SalⅠ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用这两种酶处理CD14蛋白基因和载体后,再用______酶进行拼接。
(2)CD14蛋白基因插入载体时,会形成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的两种重组载体。用XhoⅠ和SalⅠ进行酶切,对CD14蛋白基因插入后的连接方向进行鉴定。若重组载体能被再次切开,则说明CD14正向接入载体。若重组DNA不能被再次切开,则说明CD14反向接入载体。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从培养液中收集CD14蛋白并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图2中,过程②用灭活的病毒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4)图2中,过程⑥是从小鼠的______中提取抗CD1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可减轻革兰氏阴性细菌入侵导致的炎症反应,其原理是______
10 . 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型人兽共患病毒,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炎,感染者有发热、严重头痛、脑膜炎等症状,给人及动物带来严重危害。科研人员以猕猴为实验材料来生产抗尼帕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已知B淋巴细胞的基因型为AA、骨髓瘤细胞的基因型为BB,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应向猕猴注射________
(2)骨髓瘤细胞的生长特点是________。两两融合后的融合细胞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________,筛选1需要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________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3)筛选2的两个步骤是________。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有限稀释法,即将细胞悬液进行连续倍数稀释,最终调整密度为5个/mL;将稀释好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每孔加0.1mL;在显微镜下挑选含1个细胞的孔,补加培养液后继续培养获得细胞克隆。与植物组织培养相比,该培养液中需要添加的特殊成分是________。检测过程发现有些杂交瘤细胞不能分泌抗尼帕病毒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