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与ATP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如果哺乳动物的血液中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Ca2+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时,伴随有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呼吸抑制剂时,不会影响Ca2+的跨膜运输
B.该Ca2+载体蛋白既有运输作用,又有催化作用
C.当Ca2+载体蛋白磷酸化受阻时,静息电位差将增大
D.当Ca2+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构象未发生改变
2023-12-18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如下图是细胞内 ATP与 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ATP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ATP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物质,在细胞中含量_____
(2)图中所示化学键________(填序号)最易水解,产物为___________
(3)在人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自________作用,右侧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举一例)。
(4)在绿色植物体内,图示左侧的能量来自_____作用和_____作用。
(5)生物细胞中 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3 . 细胞膜上的某载体蛋白分子的静态(IC)与活化态(A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活化后的载体蛋白特异性地转运物质X,已知X是合成线粒体丙酮酸氧化酶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X从细胞外进入线粒体基质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B.磷酸酯酶促进该载体蛋白分子磷酸化
C.AC在去磷酸化的过程中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D.磷酸与IC结合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4 . 某科研小组发现两种对唾液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有影响的抑制剂,做了如下实验硏究:将相同唾液淀粉酶溶液均分为①②③三组,再将每组均分为若干份;在①②③三组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抑制剂Ⅰ和抑制剂Ⅱ;在适宜条件下将三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均与一系列等量的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混合;分别定时取样检测各反应中底物的量或产物的量,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制出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底物浓度,因变量为酶促反应速率
B.底物浓度为S1S2时,影响曲线①的主要外界因素不同
C.抑制剂Ⅰ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与唾液淀粉酶竞争底物
D.抑制剂Ⅱ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变唾液淀粉酶的空间结构来降低其活性
2023-10-15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命活动如果没有酶则没有活力,没有ATP则没有动力。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ATP的过程一定需要酶,消耗能量的过程也一定需要酶
B.酶和ATP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所以它们的元素组成也不可能相同
C.人体中的酶和ATP均产生于细胞内,但产生的具体场所不同
D.无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酶,且都有ATP产生
2023-10-13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调研考试三生物试题
6 . I、为研究温度的变化对贮藏器官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马铃薯块茎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两组相同的马铃薯块茎,分别置于低温(4℃)和室温(22℃)条件下贮藏10天,发现低温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显著高于室温组。
实验二将马铃薯块茎从20℃移到0℃后,再回到20℃环境中,测定CO2的释放速率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马铃薯块茎从20℃移到0℃环境中,CO2的释放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
(2)当马铃薯块茎重新移回到20℃环境中,与之前20℃环境相比,CO2的释放速率明显升高。综合上述实验,合理的解释是_____
(3)某小组想重复实验一,但他们在比较两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大小时遇到了困难。若提供淀粉、碘液等试剂,请帮助他们设计出比较两组块茎中淀粉酶含量大小的实验思路。(只需写出思路即可,不需预测结果)_____
II、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4)c点时,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量,原因是 _____
(5)d点后,限制乙植物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的内因有_____。(回答两点即可)
2022-09-12更新 | 4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攀枝花市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13次周考理综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9

+

90

38

9

+

70

88

9

-

70

0

7

+

70

58

5

+

40

30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
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
2022-06-13更新 | 1116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生物高考真题
9 .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这三个特性进行探究。

(1)该小组将相同的滤纸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附有过氧化氢酶,一组附有等量的FeCl3,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_____,因变量是_____,请列举出此实验中的一条无关变量_____
(2)该小组将相同的滤纸片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附有过氧化氢酶,一组空白,一段时间后发现前者浮出液面而后者沉于杯底,由此得出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我们对这一结论并不认同,请阐述不认同的理由______
(3)该小组继续用此装置探究温度或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指导老师不建议该小组探究温度这一自变量,其依据是_____
(4)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其原理是_____
(5)酶制剂通常在0℃左右保存,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2020-12-06更新 | 6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酶和ATP均为多聚体,二者的合成过程均为吸能反应
B.乳酸菌细胞呼吸的每一阶段都需要酶催化,且都产生了ATP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由多种酶催化的暗反应
D.所有活细胞中都存在催化ATP水解的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