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4 道试题
1 .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于对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理解,下列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碱基序列通常相同
B.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C.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表现出伴性遗传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2 . Ⅰ.某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两对基因与花色性状的关系如下图。研究人员用纯合紫花雄株与纯合蓝花雌株杂交,F1全为蓝花植株,F1杂交获得F2,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紫花=13:3,且紫花全为雄株。回答下列问题:

(1)A、a 和B、b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该种植物蓝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将 F2中的紫花雄株与蓝花雌株随机交配,得到的F3中蓝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Ⅱ某种性别决定为XY型的昆虫有白色、黄色和绿色三种体色,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色素形成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现用白色雄性昆虫与黄色雌性昆虫杂交,F1中雌性昆虫全为绿色,雄性昆虫全为黄色。让F1雌雄昆虫杂交,F2中出现三种体色。请回答:

(3)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A/a或B/b),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4)F2中出现三种体色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 玉米是我国实施的“七大农作物育种”研发对象之一。已知玉米棒上的每个籽粒为独立种子,籽粒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则越甜,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则越具糯性。下图表示玉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等位基因Sh2/sh2位于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Wx1/wx1位于9号染色体,Sh2酶和Wx1酶均由显性基因控制。某农科所用纯种的非甜糯性玉米和超甜非糯玉米杂交培育超甜糯性玉米。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自交,得到的玉米棒籽粒(即)的甜度糯性一般,原因是玉米棒中非甜非糯籽粒的比例约占________。以玉米棒的籽粒为种子,通过多年的连续种植、自交、选育,可得到________种基因型的种子。
(2)品尝发现超甜糯性玉米的糯性比预期低,据图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如要得到籽粒甜糯比例约为1∶1的玉米棒,则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当Sh2基因缺失时,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大量减少未能有效保留水分,导致籽粒成熟后凹陷干瘪,这表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 . 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F2所有果蝇自由交配,后代雌性果蝇中,黑身直毛所占比例为____
5 . 地贫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的遗传病,β地贫是常见类型。血红蛋白由2条α肽链和2条β或γ肽链组成,α肽链基因(用A表示)位于16号染色体,β和γ肽链基因(分别用B、D表示)都位于11号染色体。正常人出生后D基因关闭表达而B基因开始表达,DNA甲基转移酶(DNMT)在此过程发挥关键作用(图1)。β地贫是由于B基因突变致使β链生成受抑制,从而α/β肽链比例失衡引起相应贫血病症。甲的DNMT基因发生突变,因此症状明显减轻。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如图2。

(1)A和B基因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β地贫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
(2)由图1可知,正常人出生后D基因关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
(3)请根据研究结果,从下列方案中,选出治疗β地贫的可行性思路:______。
A.诱发DNMT基因突变,使其无法表达
B.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DNMT基因
C.开发药物阻止DNMT基因的表达
D.开发药物促进DNMT基因的表达
6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RNA干扰条件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要比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油量高
B.图示中过程①与过程②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一定相同
C.该研究通过使基因B表达出来的酶b结构异常来提高产油率
D.图示基因A、B的作用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7 . 免疫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类红细胞膜上抗原实质上是一种糖蛋白。这些抗原都是以一种称做“H抗原”的物质为原料合成。决定血型抗原特异不是蛋白质而是其连接的寡糖链的种类。寡糖链的种类是由位于人类第9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IA、IB、i决定,其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IA、IB、i与H、h独立遗传,某家系成员的血型如图2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血型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五种血型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型,A型血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图2中I3与I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孟买型出现的概率为1/104,则图2中Ⅱ1与Ⅱ2所生未知孩子为孟买型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Ⅲ2、Ⅲ3的孩子血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
8 . 果蝇染色体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控制红眼(A)和白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与黑身、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其位置未知。纯合红眼黑身长翅雌果蝇与纯合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蝇杂交得F1,F1相互杂交,F2中灰身长翅:灰身截翅:黑身长翅:黑身截翅=9:3:3:1。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果蝇的体色和翅形中显性性状分别为灰身、长翅
B.该实验中,F2的白眼果蝇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
C.控制果蝇眼色和体色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F2的黑身截翅白眼雌和F1的灰身长翅红眼雄杂交,子代为比例相同的四种表型
9 . 若不考虑变异,基因型为 AaXBY的动物不可能产生的精子类型是(       
A.AXBB.XBYC.aXBD.aY
10 . 人类秃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女性中AA和Aa表现为非秃顶。男性中只有AA才表现为非秃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一个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子与秃顶色盲男子婚配后生一个秃顶色盲女儿和一个非秃顶色觉正常儿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家庭秃顶色盲男子的基因型为AaXbY
B.该夫妇再生一个秃顶儿子的概率为3/8
C.该夫妇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D.该夫妇再生的一个女儿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