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风家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2023-11-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一条消息瞬间送达千里之外,信息的洪流似乎淹没了每个人。有人说,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书信还能承载什么意义?也有人说,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或已过去,但书信的意义却没有衰减。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

2023-07-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常熟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氏家训》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锣的家训和遗训。“善事国家、重德修身、崇文尚学”是其三大核心价值,也是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文化基础。近代有如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钱氏杰出人物。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姓钱的院士有200多位,分布在50多个国家,几乎每个领域都有钱氏杰出人物。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钱氏家训家教”是第一个国家级家训非遗项目。

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设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一法令不仅强调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职责的不利后果,更重要的是,帮助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3-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核心模拟卷(中)语文试题(一)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不忘来路,方知前路。现在的你,即将由父母亲人为你构建的小家,走向更广阔的大家,将来也要在大家中构建自己的小家

请你回首18年来的家庭生活,谈一谈对如下问题的认识和感悟:

你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它对你有怎样的意义?一直以来你们是如何践行这一家风的?将来你又想怎样完善并延续这样的家风?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2-1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次,焦裕禄发现孩子很晚回家,一问,原来孩子看戏去了,他问孩子,票哪里来的。孩子说,我告诉收票叔叔焦书记是我爸爸”,没有买票就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还给戏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他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焦裕禄“治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12-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王尔琢给父母的信,写于1927年6月)

然情势莫测,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别父母书》,写于2020年2月13日)


两封家书,时隔近百年,却同样感人肺腑。这两封家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以复兴中学学生李华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人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崇敬及读信后的联想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摘自《傅雷家书》

材料二: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刘艳红向女儿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去抗击疫情前线:我是一名医务人员!我是一名护士!关键时刻就该挺身而出,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绝不后悔!周馨瑜写信告诉儿子:面对国家召唤,妈妈心里只有四个字:义不容辞。

———摘自《逆行者家书》

材料三:

革命青年——林觉民,一封《与妻书》,临终绝笔,直抒心志,一面表达对妻子的至爱,一面又冲破儿女情长,晓以国家大义,只为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既缠绵悱恻,又充满浩然正气。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


请根据材料一、二、三,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请你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在学校组织的成人礼上读给爸爸妈妈听。
②若干年后,你的孩子也将成年,请你给他(她)写一封家书。
③班级组织了以“家书的力量”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7-27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古训,是指古代人遵行和推崇的准则、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或可以作为准绳的话。许多古训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到现在依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对一些古训有了新的理解。比如,对于“沉默是金”这一古训,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你对“沉默是金”这一古训有怎样的认识呢?请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从1945年至今,胡家四代人出了20名乡村教师,“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是胡清汝一家的写照。在这个大家庭里,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成为传统。

②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天问一号”,50多年间,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不断传承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血液,让我国航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③某大学老师利用线上平台,让昆曲的韵味在“云”上流转;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拍摄短视频、重走长征路、寻找身边红色宝物……党史学习教育在新颖的形式中更加走心。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5-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笞怒废(废弃)于家,则竖子(孩子)之过立显;刑罚不中(公平),则民无所措手足。

———《颜氏家训》

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毛泽东写给儿子毛岸英的信

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革命烈士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教箴言,或阐释家庭教育的意义,或传达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承载着祖辈对后辈的希望与嘱托。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