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教化权力”的解说与《乡土中国》说法不相符的一项是(       
A.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是教化权力衰落的根源,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决策权也随之下降。
B.教化权力的有效性与否和文化是否稳定有关;如果社会变迁快,教化权力容易衰落。
C.教化权力有一定的强制性,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教化的权力,“出则悌”就是证据。
D.年长者有教化权,是因为在定型不变的生活中,年长者必定先遇到年幼者所遇到的问题。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在城市独居的青年人被称为“空巢青年”。“空巢青年”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居住,面临着住所、交通、婚姻等诸多问题,部分人心理压力大、生活条件较差。但即便如此,多数“空巢青年”仍不愿离开一线城市,依然在为梦想不懈奋斗。

要让“空巢青年”不“空心”,关键路径在于纠正“空巢青年”的心理偏差。面对较大的生活压力,“空巢青年”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自身压力,比如参加活动、聚会等。通过参加活动缓解压力,让自己内心产生愉悦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一些“空巢青年”往往以非理性的视角看待“空巢”现象。“空巢青年”应积极主动改变心理认知,将自己的“空巢”现状视为成长成熟的标志,将“空巢”过程中的孤单和寂寞转化成为人生财富。“空巢青年”要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融入集体活动和社会组织中,比如参加兴趣小组、志愿者团队等。通过参与活动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排解自己的苦闷。此外,“空巢青年”还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丰富自我,要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增加在大城市生存的“筹码”。

“空巢青年”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居住环境不佳,“空巢青年”一般与周围邻居互不相识,在大城市中独自生活极易产生孤独感。因而, 一些“空巢青年”认为自己得不到重视,是社会的“多余人”。因此,社区和公寓要充分保障“租售同权”,确保“空巢青年”租赁房屋能够享受到与购买房屋同等的待遇。社区的相应配套服务要一应俱全,积极为“空巢青年”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其在出租屋内也能感受到归属感。

当前,一些人给“空巢青年”贴上了负面标签,不仅将“空巢青年”视为边缘人群,更错误地认为“空巢青年”是“问题青年”“自闭青年”。如果一部分人使用“有色眼镜”看待“空巢青年”,长此以往,会导致“空巢青年”产生远离社会、排斥社会的心理。

要让“空巢青年”不“空心”,就要对“空巢青年”心怀包容和用心呵护,让“空巢青年”真正感受到源自社会的关爱。

(选自《人民论坛》20184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空巢青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巢青年”多数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独居的80后、90后青年人。
B.他们面临着住所、交通等诸多问题,部分人心理压力大、生活条件较差。
C.多数“空巢青年”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依然在一线城市为梦想不懈奋斗。
D.作为社会的“多余人”,“空巢青年”都认为自己得不到大家的重视。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空巢青年”只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学习丰富自我,就能增加在城市生存的“筹码”。
B.社区应积极为“空巢青年”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例如相应配套服务要一应俱全等。
C.“空巢青年”被视为边缘人群、问题青年,所以他们已经产生远离、排斥社会的心理。
D.政府已针对“空巢青年”群体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人们总是期待一种来自他人的启明之光,却不太愿意运用自己的理性作出判断。我们把自己的理性交付给了别人,我们不敢相信自己能够对分歧有评价和判断的能力。

在危机与无常面前,人的脆弱性总是特别容易显现,而这个时候,依赖外力成了一种近乎本能的选择。人们期待媒体提供确定的信息和价值判断,人们指望政府保障给予万无一失的救援,人们希望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结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甚至人们假定“命运共同体”同时就是他们的“价值共同体”,这里万世太平,没有歧见与纷争,没有怯懦与犹疑,只有“高尚的”人们手拉手,灾难中的人类都是善良的天使。

然而现实并不如此,纷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记者们的职业表现受到争议,红十字会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官员们的报告和手表也时时被检视着……一本书名为“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何以暴力在降低”的著作倒在乐观地告诉你,由于暴力前所未有地降低,人类迎来了“道德进步”的历史时期。

在危机与无常面前,同样有一种声音认为,灾难唤起了人性的道德觉醒,敬畏生命的价值在生离死别的苦难中得到重申和救赎。但这些无不把“道德进步”建立在一个泛集体的维度上,它总是离不开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唯独缺省了个体层面的观照。

在此意义上,也许把“道德进步”的坐标放置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间轴上是更有价值的。今天,我们追问地震亲历者范美忠相较于五年前有何新的道德认知,我们检讨自己当年称呼他为“范跑跑”是否带着一种娱乐至死的狂欢。尽管我们可以自辩:因为别人都如此称呼,我不如此称呼,别人就不知我所指的是什么事件了。

无论如何,处理道德歧见需要我们了解基本的道德情境和运用理性判断的能力。当人们不允许一个依然自诩有着道德优越感的人说话时,不去与他辨析政治道德与日常道德的关系时,我们在面对分歧时已经选择了逃避,就像人们把无数个“滚”字送给了红十字会那样,选择了懒惰。而懒惰,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道德”。

(选自《凤凰评论》)

1.对下列各事件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把“道德进步”的坐标放置在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间轴上。
B.官员们的报告和手表时时被人们检视着,但不属于人们的“纷争”。
C.红十字会提出捐款的倡议后,网友们满屏喊“滚”是正确的。
D.记者们的职业表现受到争议,说明人们不再相信记者。
2.下列不属于“在危机与无常面前,人的脆弱性总是特别容易显现”的表现的一项是(       
A.人们期待媒体提供确定的信息和价值判断。
B.人们指望政府保障给予万无一失的救援。
C.人们希望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结成一个“命运的共同体”。
D.人们希望万世太平,没有歧见与纷争,没有怯懦与犹疑,只有善良与幸福。
2024-06-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高二语文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纪录片在国内的不断发展,愈发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朝着轻量化、重趣味的特点而演变。尤其是美食类微纪录片的兴起与流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展现出的影片色彩、镜头的多样性以及声音的独特性不断挑战着观众的视听觉“味蕾”,同时还通过情感叙事触及观众内心,以精巧构思的细节实现文化与社会价值的传播。

它应当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是英国纪录片导演格里尔逊对纪录片的定义。据此,“画面+解说”成为了纪录片在视听方面的两大主要板块。近些年,美食类微纪录片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制作上愈显巧思,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诸如《早餐中国》《沸腾吧火锅》《人生一串》等美食类纪录片,以一种全新样貌切合着新时代人们的观影习惯。在画面方面,此类微纪录片往往拥有大量抓人眼球的特写镜头,《沸腾吧火锅》里的“撕”“涮”“烫”;《早餐中国》里的“咬”“嚼”“嗦”;《人生一串》里的“撸”“闻”“品”,都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食类微纪录片经过专业调色师的色彩把控,通过暖色调营造出新鲜、美味、诱人之感。声音方面不仅保留了市井长巷中的同期声展现烟火气息,还搭配人物采访进行延伸,再配以轻松、幽默、玩梗式的解说词进行内容衔接与提炼,以及具有综艺感的音效,更具时代网感。如《人生一串》中的解说,总是有意无意地“冒犯”着片中的主角,在一种插科打诨的轻松氛围中完成叙事表达。此外,“花字”也为此类微纪录片增添了趣味,起到调节气氛、引导流程、解释说明等作用,使得整体制作更加年轻化。比如《早餐中国》每集片尾都会展现店家的地址,在方便观众打卡的同时,实现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

如今,众多美食类题材纪录片已超脱于单纯对美食的记录,相比视听制作,更注重影片的情感叙事,让生活在快节奏、强压力之下的人们能够脱下社会铠甲、放下紧张情绪,为自己的情感蓄能。作为一种集娱乐、文化和推广于一体的文艺形式,美食类微纪录片成为了人们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好方法。在短短的纪录片里,我们或是深夜躲在被子里望梅止渴,或是在外漂泊游子的思乡浮现,亦或是清晨公交地铁上的短暂愉悦,总能牵动起心底的某些情感。此类纪录片一般包含两条线索,一方面展现美食文化,另一方面聚焦饮食背后的人物情感。《早餐中国》从前三季片尾的结束语“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到第四季的“只需早起你就能回到故乡”,将乡愁这一情感逐步进行了渲染;《沸腾吧火锅》里香气诱人的“成都串串香”的背后,是叔侄二人对时代规则和初心坚守之间的犹豫,以及对未来重拾信心的真实写照。通过一个个故事表现人们的情感,在某一时刻激活观众的情感迸发点,让观众眼睛大饱眼福之后,又被其中的情感所牵动。

现代人已逐渐习惯从美食中寻找精神寄托,美食题材的节目和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而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裂变式的传播,纪录片在解说词的创新、叙事的变化上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一股“美食”新风。如今,《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小城夜食记》《青春夜佰味》等美食类微纪录片使得纪录片不再是高大上的影像载体,平民化的视角让观众在城市的快节奏与生存环境的急速更迭下寻得短暂歇息。

当下,无论是电影短视频化,还是纪录片微纪录化,亦或是微短剧的兴起,都体现着内容创作者和制作方不断迎合现代人的碎片化观影习惯。与此同时,大量美食类纪录片的涌现导致内容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使人难免产生审美疲劳。如何在众多同类型题材的作品中突出重围,值得创作者深思。不可否认的是,微纪录片拥有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和叙事手段,并通过便捷、轻松的方式予以呈现,这更有利于作品的推广传播。在纪录片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时代给予了它形式与内容上的“新”,而唯有真实影像和真情实感,才是使这一影像载体历久弥新和打动人心的良方。

(周子琦《美食类微纪录片:以视听体验打开情感叙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美食类微纪录片先以色彩、镜头和声音给观众以视听享受,再通过情感叙事触及观众内心,最后以精巧构思的细节实现文化与社会价值的传播。
B.美食类微纪录片只有拥有大量抓人眼球的特写镜头,表现享受美食的过程,才能给观众以较强的视觉冲击,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C.为了帮助人们脱下社会铠甲、放下紧张情绪,为自己情感蓄能,美食类微纪录片多强调影片的情感叙事而不注重对美食的记录。
D.纪录片解说词的创新和叙事的变化,使得美食类微纪录片得以通过平民化的视角让观众在城市的快节奏与生存环境的急速更迭下寻得短暂歇息。
2.与传统纪录片相比,美食类微纪录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3.班级演讲,你打算向全班推介《人生一串》,请写出你的推介理由。
2024-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②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

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④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⑤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

⑥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①当下中国新主流电影和电视剧应该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向年轻受众群体倾斜,扩大受众市场,让青年观众得以主动、自主地“消费”作为文化消费品的新主流电影和电视剧的问题。

②现代经济学强调,消费也是一种再生产,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笔者认为,电影受众对于新主流电影作品的“消费”,不仅需要花费金钱,也不仅仅是把这些作品当成一种被消费的“物”。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是一种艺术符号系统。它在被消费的过程中产生意义,形成青少年观众自己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意义和意识形态的再生产,能够满足青少年观众的青年亚文化意识形态认同需求。因为,所有的消费活动都是文化活动,所有被消费的物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符号价值和文化意义。

③当今时代,电影和电视剧观影主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材料显示,当下电影观众的平均观影年龄为21~25岁,其中年龄在17岁以下的占了5.6%,在18~24岁间的观众占了33.1%,电影已经到了“得青年者得天下”的时候了。虽然战争、历史题材仍是近年来新主流电影的某种“主流”形态,即或在吸引青年受众这方面的成效还远远不够;但新主流电视剧确乎做出了自己的可喜努力,力图表达对青年受众市场之最大程度的尊重。新主流电视剧文化取向无疑是多元丰富的,上至主旋律文化,下至青年时尚文化、“明星粉丝文化”,这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吸引观众、扩大市场的一种策略。

(摘编自陈旭光《当下中国“新主流影视剧”的“工业美学”建构与青年文化消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们只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就能迈向文艺创作的新天地。
B.当代文艺工作者正确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文艺创作可以不断呈现新境界。
C.青少年观众在“消费”新主流电影作品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
D.新主流电视剧文化取向多元且丰富,这是吸引观众扩大市场的一种策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涉及了文艺作品创新问题,但二者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二指出文化消费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符号价值和文化意义。
C.材料一深刻又有前瞻性的理念为材料二中面对的问题,指明了解决思路。
D.材料二提到近年来新主流电影在吸引青年受众这方面做出了可喜的努力。
3.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如何体现民族文化辨识度?请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
2023-10-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6 . 结合《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完成第7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业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在土地上的。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他们离不开泥土。
B.说乡下人土气,虽然带着藐视意味,但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C.土气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他技能。
D.土地不流动,庄稼动不得,故依赖土地的乡下人安土重迁。
2023-10-14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7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近,美国许多学校在讨论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学习怎样的知识。安琪拉在《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世界》里,指出了美国学生“用技术代替大脑”的问题,认为“即刻上网改变了知识的性质,甚至关于真实的观念”。21世纪,便捷的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亿万人信任的“人类知识总和”。然而,今天的信息便捷是否就意味着学生更有知识呢?

爱因斯坦认为,“信息不是知识”,但他并不崇拜知识。他说:“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无法打开‘应该是什么’的大门。”按照爱因斯坦的标准,今天学校里传授的大多是“不是知识的知识”或者与“智识”相去甚远的知识。英国哲学家麦克斯韦提出,学校需要以提升“智慧”来代替单纯的“知识”积累。智慧又可以叫做“智识”,是一种特别需要有意义和价值来导向的求知过程,目的是认识处于物质宇宙中的“人类世界”,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

智识的导向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技能性的知识与体现人类价值的真正知识。例如,电脑传媒技术知识必须在道义价值的指引下才能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智识。有智识和智慧的人发明了让人类能普遍受惠的互联网,而仅仅有技术知识的人却可能是在破坏它,他们从事的是在互联网上挖坑筑墙,或者欺诈、贩毒、卖淫等犯罪活动。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智慧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而非只是“能力”。智慧是人的一种“入世”而不是“避世”或“出世”的方式,也就是说,智慧是人类在生存世界里有价值导向、有问题意识的知识。罗马神话里的密涅瓦是智慧女神,是从大神丘比特的脑袋里生出来的。她把造福人类的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带到人间,她的象征是能在黑夜里看到前方的猫头鹰。知识的对立面是无知,但智慧的对立面则不是无知,而是愚蠢。无数的历史事例告诉我们,很有知识的人会因为没有价值信仰而非常愚蠢。

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他们更需要学习的是有价值导向和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而不是那种被叫做“知识”、其实不过是触手可及的现成信息。以培养这种能力为宗旨的人文教育因此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专业教育可以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人文教育则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和“为什么”。

(节选自徐贲《有“知识”无“智识”》)

1.下列对文中“智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智识关注“应该是什么”,是一种有价值导向和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
B.智识即智慧,不是触手可及的现成信息,而是属于“不是知识的知识”。
C.智识高于知识,具有超越性,是人的一种“避世”或“出世”的方式。
D.智识的对立面不仅是无知,而且是愚蠢,因没有价值信仰而非常愚蠢。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无法解决智识上的问题,不能替代智识的地位和价值。
B.作者引用罗马神话里的密涅瓦的例子,意在说明智慧具有价值的导向性。
C.根据本文的观点,“申请当社区义工的三个步骤及注意事项”属于知识。
D.根据本文的观点,“如何巧妙识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智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我们的表达中充满了“yyds”“绝绝子”“栓Q玩得不亦乐乎。一句笑死终结尴尬,一张狗头无声胜有声,一个表示无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表达上变得焦虑。

诚然,梗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它们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为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水。比如网红”“脑洞”“脑补等网络流行词就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特有方式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同时,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使用起来亲切可感。

但更应看到,过度玩梗或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接一个的梗让我们变得笨口拙舌,出现文字失语症。网梗用多了,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搭建的信息茧房环绕。满脑子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拼音缩写,在真正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时,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窘境。

这实际上就是表达能力的退化。置身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对象,如果只有一概而论、大差不差的表达,极易造成词不达意。比如,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被掩盖,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就会被消弭。

某些梗还是语言在通胀贬值的表现,看似可以指代一切,其实什么也指代不了。被住的表达多是网民情感宣泄的出口,代表什么意义其实没那么重要。一旦新鲜感过了,情绪阈值被拉满,更令人亢奋的新词就会诞生。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语言的枯萎。比如,有人戏谑,面对黄昏水波和夕阳西下的美景,满肚子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最终以绝绝子草草收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早已被抛诸脑后。

膨胀伴随过度玩梗而出现,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壁垒。比如,emoji微笑表情在父母辈看来代表高兴友善,而年轻人往往用来表示皮笑肉不笑”“冷笑,这就会产生信息传输失真和交流障碍。过度玩梗就像在吸食新型大脑毒品,使我们逐渐丧失思考力。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大脑将观点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经过讨论交流,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习惯使用网梗,一定程度上会侵蚀语言组织能力,消磨遣词造句、深度思考的耐心。脱口而出的语言,省却了大脑编码处理的过程,就会变得空洞粗栃,使我们一步步沦为失语者

(节选自之江轩《被住的表达》)

1.下列对文中“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梗”活跃于时下表达中,给人带来表达的乐趣,也给人造成了表达的焦虑。
B.“梗”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可以说没有“梗”就没有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C.“梗”的使用会让人们出现“文字失语症”,不自觉地被“信息茧房”包围。
D.“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这暴露了表达能力的退化。
B.用“绝绝子”来赞美丰富的美景,这正是语言在“通胀”中“贬值”的表现。
C.通“话”膨胀会导致过度玩梗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的壁垒。
D.语言和思维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习惯使用网梗,会影响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代骋词大赋作为赋体的代表,其体式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体国经野,义尚光大,即包罗万象,气势恢宏;二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特别重物类意识,即观物取象,以夸饰描绘见长。所以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强调赋体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朱光潜《诗论》进而认为诗歌类似音乐,辞赋则近于图画,具有一定的空间艺术特征。由此考述汉大赋与汉画的创作关联,突出表现在赋写图画图证赋文两端,其中汉大赋的描写对图像的呈现,则具有更为广泛的书写及批评意义。

就创作论来看,汉大赋与汉画的互通决定于赋家对朝廷礼仪的描绘,汉大赋的主要创作类型如游猎、郊祀、京都等,所书写的内涵均属汉代朝廷的天子礼。由于赋写礼事而呈现于礼仪,其赋作与画像形成了异质同构的联系。这又突出表现于两个方面:其一,汉大赋体国经野的描绘与其重仪式的图案化特征,代表了汉人绘画与辞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例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幅巨型帛画对天上、人间、地下的构图描绘,所表现的现世与来世,神话与物态,与汉人郊祀赋的神境、游猎赋的场景、京都赋的物态的全方位呈现极为相似。其二,汉大赋写作类聚事物的特征,与汉代大量的汉画像石(砖)也可作形象互证。尽管汉大赋作为宫廷文学,砖石画像多属中下层民俗创作,但其时代的艺术共性则很明显。张道一《汉画故事》曾将汉画分为人事故事”“神话故事祥瑞故事,兼括汉代历史、神话与民间信仰,这些类型的描写在汉大赋中均有呈现。如果将汉大赋与汉画石的艺术主题结合起来考虑,或有互仿与共生的性质。

汉人虽然没有以图绘赋的创作,但以汉代帛画与砖石画图案对应汉大赋写物图貌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以图证赋的意义。后代出现的汉大赋图像,如晋人戴逵的《南都赋图》,刘熙载《艺概·赋概》即谓:戴安道画《南都赋》,范宣叹为有益。知画中有赋,即可知赋中宜有画矣。又如自晋人卫协作《上林苑图》,继后南宋赵伯驹绘《上林图》、明仇英摹写《上林图》。题咏《上林图》的诗文也随之而出,如胡敬品读元人《上林校猎图卷》即谓:绢本,青绿画。洪波巨浸,层峦叠嶂……首写岩松磵屋,中坐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为斯赋缘起。次写紫渊丹水,跳沫腾波……次写离宫别馆,弥山跨谷……次写蜺旌云旗,天子校猎……次写七校纷陈……次写张乐层台……次写解酒罢猎……(《西清札记》卷二)其中说明图画的场景,正是赋文语象的图写,这也是汉大赋与绘画的关联与衍展。

所以我们品读汉大赋与汉画,宜乎大中见小,明辨其构象法是在由无数个像组成的宏大图景。

(选自《光明日报》2023213日第13版《汉赋与汉画》,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汉大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包罗万象,气势恢宏;观物取象,以夸饰描绘见长是汉大赋的两个显著特征。
B.汉大赋的“赋写图画”与汉画的“图证赋文”决定了汉大赋与汉画的互通关系。
C.汉大赋是宫廷文学,比起多由中下层民俗创作的砖石画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D.汉大赋是赋家“以图绘赋”的创作成果,它是在由无数“个像”组成的宏大图景。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朱光潜认为,辞赋跟图画接近,因此具有一定的“空间艺术”特征。
B.汉大赋与汉绘画异质同构的联系代表了汉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就艺术主题而言,汉大赋与汉画石之间或存在着互仿与共生的性质。
D.第三段中列举不少事例突出说明了后世汉大赋与绘画的关联与衍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像一堆柴薪,不加捆束,虽然有些乱,却也有散的妙处。中国艺术重萧散,反对的是捆束感。如书论上说,“草书忌横直分明,横直多则如积薪束苇,无萧散之气”。在中国美学看来,捆束是人为的,而萧散则是天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萧散就是由人工返天工,由工巧返古拙,由雕琢返自然,体现出天然的美。

中国艺术重萧散,是“道法自然”哲学的产物。如云水一样散漫,风来水上,自然成文,云过长空,飘渺无迹,此乃自然之萧散,也是艺道之关键。故前人以“萧散精神一片云”来形容萧散的美。归于自然之真性,不忸怩,不装腔作势。画家陈淳有写画诗云:“野竹自萧散,幽兰亦错杂,清风一披拂,雅韵互相答。”这种散淡的美不知征服了多少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中国诗人、艺术家常以“萧散”来概括自然而然的特点。宋曾巩有《古诗》云:“想当林间月,独写山中泉。此乐非外得,肯受世网牵。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偏怜最幽处,流水鸣溅溅。”宋人张抡《踏莎行》词下片云:“云片飞飞,花枝朵朵。光阴且向闲中过。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闲心似水,随花开花落,伴云卷云舒。萧散是自然赐子的真精神。

所以,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关键在于脱去知识、理性、习惯、欲望等给予人的束缚。人生萧散不易得,常苦世累为羁衔,在束缚中没有萧散之趣,也没有天和之美。元陈益之《蓦山溪》词云:“不如归去,作个清闲汉。著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天公许大,何处不容身,且谩着,有生涯,试待寻思看。鉴湖里面,浅山林畔。住个小庵儿,且随分、粗衣淡饭。嘲风咏月,萧散过平生,尘世事,尽如麻,我也谁能管。”萧散是出世的、闲适的、无所羁绊的。所以,中国艺术家常以“无营”作为萧散的重要特点。元好问诗云:“经营入惨淡,得处乃萧散。”“经营”到无所“营”的状态,不忮不求,即自得萧散之境。袁中道说:“洒洒落落,萧萧散散,事过而不留心。”从秩序中逃离,赢得自由从容的心灵。

中国古人推崇“落叶不扫”的境界,个中意味颇值得揣摩。唐代女诗人鱼玄机《感怀寄人》写道:“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其中的“不扫”,不是慵懒,也不是意乱情迷而无心去扫,而是保护自然萧散的状态。走在香径上,上有树影婆娑,日光下彻,照落花点点,影影绰绰,别有风味。禅宗中有一联诗说得好:“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在禅宗看来,人来到这个世界,心灵很容易被污染,所以需要荡涤,但如果心中时时有个“扫”的意念,就会起净垢分别之念,造成心灵的黏滞。禅家的妙境,不是任由灰尘的存在,而是超越一切分别,在空灵廓落中保全性灵的自由,如竹影徘徊,月光下彻,了无痕迹。有位僧徒问老师,如何是佛法大意,老师说:“门前不与山童扫,任意落花满院飞。”一任空花自落,烟萝盘旋。此即萧散的大境界。

(选自朱良志《真水无香》,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萧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重“萧散”,反对捆束感,欣赏散而不乱的状态,推崇由人工返天工、由工巧返古拙、由雕琢返自然的天和之美。
B.“萧散”是自然赐予的真精神,中国艺术重“萧散”,源于“道法自然”的哲学,强调归于自然之真性,彰显散淡之美。
C.欲得“萧散”之趣,就要有一颗“萧散”之心,即摆脱知识、理性、习惯、欲望等对人的束缚,在自由从容中归于秩序。
D.“萧散”即自然而然,任落花满院飞,烟萝自盘旋,不因灰尘的存在而造成心灵的黏滞,始终保持心灵空间的空灵廓落。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直分明的草书,人为、工巧与雕琢的痕迹过于明显,没有萧散之气,体现不出天和的美,与中国美学所追求的境界相悖。
B.萧散的重要特点是“无营”,而“无营”是与“营”截然对立的,即不作任何人为的努力,也不被任何精神或情感所羁绊。
C.文中引用了大量古诗句来增强说理的力量,比如引曾巩《古诗》来展现萧散的特点,引禅宗中的一联诗来深化萧散的境界。
D.本文围绕“萧散”这一美学概念,从书法、绘画、诗歌、禅悟等各个方面娓娓而谈,既给人艺术的美感,也启人哲学的思考。
3.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熟人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A.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眉目传情,指石相证。
C.口说无凭,你必须立个字据。D.门外有人敲门。“谁呀?”“我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