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简明、连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得那时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水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 ② ,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由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睡莲能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B.睡莲之所以能不被触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
C.睡莲能不被触摸而运动的原因,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
D.睡莲之所以能不被触摸而运动,是由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所致。
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6-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重点高中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总的来看,南极洲是个极其美丽又极其荒凉的地方,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顶级寒漠,是一个狂风肆虐的冰雪世界,几乎任何生物都无法存活。但看来矛盾又极其正常的事情的确还是出现了——_______,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生物是这里的特有物种。

能出现这种看来矛盾又极其正常的现象,_______:一是海区里阳光照射充足,便于海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是南极海域里有海水上升流存在,使得海水中营养盐类格外富足。有人把这里的营养丰富的海水比喻为“肉汁汤”,为海洋动植物生存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

_______,它仅有三个环节,即:硅藻-磷虾-海洋哺乳动物。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南极浮游植物中主要的成分。硅藻的繁殖能力极强,在理想状态下,一个硅藻在一个月之内可繁殖10亿个后代。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的几亿吨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是南极生态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概述第三自然段画线部分的主要内容。要求以“硅藻”为开头并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4-06-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在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来越多,终于构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来仔细观看,最后得出结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随之,: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国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这一切,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1.下列句子中的“一”与文中加点的“一”,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蚕和蜘蛛一死一生,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之处。
B.两位年轻人一见如故,立刻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C.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D.沿着岸边一直望去,你就能看到那座有名的草堂了。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6-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平常接触的鲜花,很多都有香味,有的散发淡淡的幽香,有的则会浓香四溢。那么,________________?人能不能控制花香?

花朵的香味,多半来自花瓣。香味其实是一类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随着花朵的绽放,这些化合物源源不断地挥发到空气中,就有了我们闻到的花香。花香各异,其实就是花朵中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花香________________,如大王花、韭菜花等有点臭——这是它们挥发出的含硫化合物的气味。花香除了跟花自身有关,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越高,化合物挥发越快,花香也越浓。

花朵的香与臭,其实都靠基因调控。不同物种的基因不同,产生的化合物就有差异;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基因不一样,产生的化合物浓度也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对花卉进行杂交或基因编辑的方式科研人员选育出花型、花色、花香最佳的新品种以便培育出香气宜人的鲜花。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延长鲜花的花期,尽量长时间地享受花香,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用营养液的方法来实现。想要长期留住花香,提取汁液、制作花茶、阴干保存都是不错的方法。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6-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每天,这颗1米见方的小小卫星绕地飞行大约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测着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这只“孙猴子”到底在找什么?其实,浩瀚的银河系中,除了恒星、行星等这些我们肉眼可见的天体,。科学家们推测,它们不发光,也基本不与其他物质有相互作用,在一般光学手段观测下,犹如“隐身”。不过,当一对暗物质粒子偶然碰撞时,可能会湮灭,并放出电子、正电子和伽马射线等高能粒子。,就可能反推出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

“悟空”号团队绘出迄今最精确的高能氨核宇宙线能谱,并观测到能谱的新结构,是“悟空“号继精确测量电子能谱、绘制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后,第三次发布的重要科学结果,标志着我国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已跻身世界最前列!国际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揭开暗物质之谜,将是继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及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次基础科学变革。中国科学家们相信,,我们将可以窥见崭新的宇宙面貌,离逮住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也许不远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以“悟空”为主语,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5个字。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神护者(一定)形影相(安慰)
B.虽舍万殊(取)怀良辰以孤(向往)
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自己的私情)珊珊可爱(树影摇动的样子)
D.其一也(表达、传达)以其性焉尔(使达到)
4.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以祸(因为)B.具以表闻(来)C.以之兴怀(因为)D.早实以蕃(且)
2024-06-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淄博实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航天员——这些穿行于星辰大海的勇者,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必须____①____,在拥有超凡的体能、心理素质和航天技能之后,才能应对太空探索中的各种挑战,以最好的状态飞向浩瀚的宇宙。

①中国的航天员队伍同样经历了这样的选拔和训练过程。②2003年,第一位中国航天史上叩响宇宙之门的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③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篇章。④截止目前,一共有18位中国航天员成功逐梦九天。⑤尽管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⑥但面对太空这个高真空、高辐射、高温差的环境,⑦需要航天员做很多训练才能适应,⑧同时还要学习大量的太空知识。

另外,航天员上天,____②____。飞行乘组是根据每次飞行任务的特点需求,结合航天员队伍选拔训练实际情况,按照新老搭配等原则进行多方面的统筹评价后最终确定的。在此之前,因为任务间隔时间长,有些航天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执行任务。他们用漫长的等待诠释着对航天事业的坚守与热忱。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第二段的文字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6-03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2年入学清华,有幸成为梁思成教授的学生。梁先生是一位建筑大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各类艺术的大师。我看过他画的建筑画,用笔流畅,挥洒自如。谈起古典音乐和音乐家,他都能如数家珍。后来,我又到母校进修,受学校安排,担任先生的助理。先生有时会带我参加一些活动,许多人误以为我是梁先生的哲嗣(儿子)从诫。有一次民盟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先生又一次追问,引得他哈哈大笑,回答说:          

梁先生对我的指导,主要在研究方法和工具书的利用方面。他要我多读《资治通鉴》,说研究中国建筑必须静下心来读史料,别人的研究成果只能作为参考,拾人牙慧成不了大家。他发现我的古汉语基础不够扎实,读典籍有一定困难,于是指示我补课,要我十年磨一剑,说这是打基础的活儿

1.请根据要求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句子,要求语言得体,符合场景与人物身份。
(1)否定错误说法并纠正,先生会如何回答?
(2)照顾“我”的感受,避免“我”尴尬,先生会如何回答?
2.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拾人牙慧”“十年磨一剑”?请结合语境分别解释。
2024-05-3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村咖”出圈的背后,是乡村旅游的火爆。其最大消费群体是喝惯了咖啡的城市游客,最大经营群体是返乡下乡的各类人群。很多人来“村咖”消费,图的首先不是好喝的咖啡,。人们向往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农家美食,因此追求优雅放松的乡村慢生活成为一种时尚。不少地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返乡在乡人群通过乡村旅游自主创业,为满足这种时尚需求创造了条件。可见,,田园的颜值和咖啡的韵味结合,怎能叫人不喜欢?

乡村越来越时尚,这离不开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乡村,不再只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还能提供山水林田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这些功能恰恰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土壤。得益于近年来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向好,乡村打通了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面貌大为改善,可谓宜居宜业。

此外,,稻田营地、艺术研学等同样在兴起。眼下,各方参与乡村产业的热情高涨,更多人群奔赴乡村,更多主体看中乡村,必将引爆更多新业态。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024-05-26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9 .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达克效应的根源是自恋。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有被人尊重的需要,简称尊重需要。当尊重需要无法被满足时,就会产生让人不舒服的自卑感。尊重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让人心情舒畅,进而给人带来力量和信心,但是       ①      ,就会适得其反,让自己变得脆弱。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尊心,过度关注并赞扬自己,结果发展成了迷之自信。他们对自己的形象认知是一种理想化形象,然而,这种理想化并不是真正的理想。

不过,心理机制是自然演化的产物,是为了适应某些生存场景而保存下来的,达克效应也是如此。这种迷之自信      ②       ,但也不是毫无益处。如果能将这种过度的自信调整到接近实际情况的程度,肯定自己的优点的同时,      ③      ,那么迷之自信就会变为真正的自信。自信,是人们做事之前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如果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很难完成具有挑战的任务。因此,适度的自我欣赏,能促进个体良性发展。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以“迷之自信”为开头,概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0个字。
2024-05-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以来虽然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         ,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它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            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         ,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坚守初心的专注、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卓越的创新为国家担当,为事业守望,用一生的长度执着于一项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1.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填入文中引号里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业精于勤,荒于嬉。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024-05-2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