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准确、鲜明、生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下列议论文标题,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
A. 让执法更有温情
B. 为维护艺术之举点赞
C. 社会需要和谐
D. 尊重艺术,从我做起
E. 尊重音乐
2022-12-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点21 作文审题失误-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A. 孩子本无辜,父母要担责
B. 个人集体,皆需兼顾
C. 退一步海阔天空
D. 秩序
E. 相互谦让,让社会更和谐
2022-12-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点21 作文审题失误-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琊山”“琅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江苏南京、山东东南沿海等地也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琊”攀亲戚,加入了争抢“琅琊”地名的混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
A. 退一步海阔天空
B. 改名图利,短视之举
C. 文化须自爱,改名要谨慎
D. 尊重文化,何须浮名
E. 有一种改名叫买椟还珠
2022-12-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点21 作文审题失误-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A. 论安全
B. 守规彰显孝心,责任铸就大爱
C. 法律需要多点人文关怀
D. 大义灭亲,为你点赞
E. 遵规守范,呵护生命
2022-12-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易错点21 作文审题失误-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餐厅里,四岁女童大喊大叫惹怒了邻桌的女大学生,女大学生不顾劝阻踹了女童身边的椅子一脚,女童母亲立即与女大学生扭打到一起,场面一度失去了控制。

尽管当事人事后不再互相追究,此事仍引起网友们的热议,舆论一时沸沸扬扬。有人认为不该对孩子下手,痛骂女大学生粗鄙暴力,认为她欠揍;有人认为女大学生不应该客气,熊孩子之所以大行其道,绝大部分原因就是中国的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管教;有人认为双方应各打五十大板。


对此事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可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信息。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
A. 《化戾气为祥和》
B. 《为人处世需远离粗鄙》
C. 《谦谦君子,处世之道》
D.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E. 《沟通,从心开始》
2022-10-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A. 《弯路乃捷径之母》
B. 《战胜障碍,成就自我》
C. 《成功需要勇气》
D. 《灵活处世,捷径取胜》
E. 《请做出正确的抉择》
2022-10-2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考以后,准大学生们掀起了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上,而且做手术的极少是为修残补缺,更多的是为锦上添花。面对采访,学生们说:整容能让自己上大学后有一个全新的形象。

③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介绍马云: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A. 《不比外在,要比内在》
B. 《外在诚可贵,内在价更高》
C. 《辩证看待“外在美”》
D. 《修养,是成功的通行证》
E. 《淡然处世,通达为人》
2022-10-2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文摘一】屠格涅夫有篇著名的散文诗叫《乞丐》,写他在街上遇到一个衰老的乞丐,很想有所施舍,可搜遍全身口袋也没找到一钱一物。于是,只好紧握着乞丐伸出来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乞丐也握了握屠格涅夫变冷的手,微笑着说,您能握着我的手叫兄弟,这也是一种施舍,同样让我感激不尽。

【文摘二】萧伯纳在莫斯科度假时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并同她一起玩耍。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大作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回去见了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姑娘娜塔莎。


请全面阅读两则文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A. 《有一种尊重叫平视》
B. 《施舍也可以充满温度》
C. 《尊重,是最美的姿态》
D. 《人可谦,不可傲》
E. 《睁开发现美的眼睛》
2022-10-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适合的两项是(     )
A.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B. 《为人处世应有敬畏之心》
C. 《勇敢无畏,方成大事》
D. 《坚信自我,不要动摇》
E. 《天不怕,地不怕》
2022-10-28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波莱发明了垃圾车法则。说的是许多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儿倾倒,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所以,有人想要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收下。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然后继续走你的路

倾倒垃圾的人,在中国简称为垃圾人。面对垃圾人,你该如何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A. 《智慧面对“垃圾人”》
B. 《必须学会控制情绪》
C. 《别做生活中的“垃圾人”》
D. 《挥挥手,继续走》
E. 《坚决抵制“垃圾人”》
2022-10-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考向46 写作之符合题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