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复杂严峻挑战,民政部落实国务院稳经济--揽子政策措施,会同财政部部署各地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未参保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力度。民政部的政策措施(       
①能发挥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②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同步富裕
③属于政府运用社会救助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规范了收入分配秩序,能增加低收入者劳动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这表明(       
①国家满足社会成员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②我国建立了十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国家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力度             
④国家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9-1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这是继2019年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5%后,2020年的养老金将迎来16连涨,养老金的持续增长归根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给予退休人员的福利,保障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质量。养老金16连涨,说明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更好地保障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质量。

材料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民政部部长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能力建设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情况的报告,共有47人次发言。审议中,大家对下一步我国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以下六方面建议:强化脱贫攻坚政策和社会救助制度衔接;进一步突出救助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应着力加强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失智失能老人等群体的救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用好社会救助财政资金;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加快社会救助法立法步伐。这些措施,有利于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好兜底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2023-09-18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单元基础过关卷
4 .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       
①增加城镇居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④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全面发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新疆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因为(     )
①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②政府和社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主体作用
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构成
④社会保障能够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1年12月,河北省某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征缴调度会暨特殊困难人员基本医疗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县特殊困难人群基本医疗保障人员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减轻特殊困难群众的家庭负担。由此可见(        
①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保障我国居民基本生活权利
②基本医疗保险要合理分担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
③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关键
④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2022年,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8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切实为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发挥了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
②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能补偿居民因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
④是由保险公司推销的自愿的市场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据统计,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9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很多大病康复期、慢性病老人往往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因此,推进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应该(        )
A.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决定性作用
B.重视发挥商业保险这一“社会减震器”的作用
C.在社会保障中推动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的统一
D.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最低标准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政府把老年人福祉记挂在心,一项项惠老政策陆续出台,一处处为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带给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政部数据显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现已覆盖全部城镇社区和50%以上的农村社区。今后,民政部门将牵头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制度,积极为低收入、高龄、独居、残疾、失能的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大力支持各地发展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农村互助养老设施,满足农村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9年10月,已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6.38万个、各类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全国养老机构以内设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不同形式提供医疗服务的比例达到93%;高龄津贴制度已实现全国省级层面全覆盖,30个省份建立了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结合材料,请你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呵护最美夕阳红,带给老年人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05-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0 . 2023年1月8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正式结束,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达600余种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价大幅降低。此举有助于(     
①引导药价回归合理区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②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发挥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功能
④提高社会保险水平,守牢社会保障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