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三、【理论链接】
1、【政治生活】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中国共产党
1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宗旨
1)地位: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执政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
2)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性质和宗旨决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3)意义(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地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地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2)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4、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生活与哲学】
一、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二、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⑵联系: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②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四、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⑵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注意: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殊性。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
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五、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原理: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②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2021-11-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辛亥革命110周年
2 . 三、【理论链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西迁精神
1、【政治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的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中国共产党现在已经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一是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二是参加文化生活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②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②增强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去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5、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B.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排除“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又要排除“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四、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原因。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要表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怎么做)
6、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意义)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B.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B.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从而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3、【生活与哲学】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⑴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3.价值与人生价值
⑴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⑵人生价值: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②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③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4价值观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⑴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
总之,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主体性特征。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⑴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⑵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
6.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⑵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⑶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考虑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⑷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没有发生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⑵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8、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①、原理: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①、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2022-01-0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12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3 . 三、【理论链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经济生活】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迹经济、私造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方面重要作用。
(2)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接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祖互促进、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位有经济主是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制风险能力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原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经造匿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开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培育更多充满适力的市场主体。
2、【政治生活】
一、政府职能
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政府在工作中如何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政府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3)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三、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化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生活与哲学】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⑶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四、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⑷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022-01-0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1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1-22高二下·山西吕梁·期末
4 . 5月31日,山西省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43名。代表名单严格按照党章和党中央关于做好代表选举工作的要求选举产生。在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推荐提名和代表正式选举过程中,严格组织把关,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代表的产生符合程序规定,结构比例符合中央要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代表选举的重要保证
②选举党代表体现公民在行使基本民主权利
③党代表要能够代表和反映社会各界的意愿
④选举党代表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3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核心考点13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热点直击】

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辛亥革命拉开中国社会变革的序幕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相隔只有九年多,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中国革命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


怎样看待和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这段有着重要意义而不容忽视的历史?
亲身经历过这场历史演变的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把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讲得很清楚。他说,“一九二一年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所以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不说明以前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和以后的历史,也就不能说得清楚。”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考察有关中国共产党历史而作出的重要判断。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为什么把它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身”?
讨论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首先需要剖析当时国内国际的情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恣意破坏,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道路,国家的命运不再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是任人摆布。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遭人贱视,甚至被呼为“劣等民族”。这不能不使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感受到极大的痛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革命先驱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响亮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面对的民族危机急遽恶化。当年还在四川家乡求学的吴玉章回忆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吴永锟)曾经痛苦不止。”“我对当时国家危亡的大势是了解的,我正在为祖国的前途而忧心如焚。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我的救国热忱,我需要找寻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争夺并划分势力范围,外国报刊公开议论如何对中国进行“瓜分”。当历史刚刚进入20世纪,西方列强组成的八国联军武装占领了中国首都北京。世界上所有资本主义强国联合起来,向一个落后国家发起军事进攻,这是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事情。他们在北京实行分区管制,任意屠杀劫掠,为所欲为,中国人家家户户还要悬挂他们的旗帜。这是多么大的灾难和耻辱,不能不深深地刺痛中国人的心。
90年后的1990年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还说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当年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可见这件事对中国人刺激之深。
当时统治着中国的清王朝是一个专制的、卖国的、极端腐败的、扼杀中国的生机因而深受人民痛恨的政权。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后,它更是一味媚外,对列强俯首听命。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甚至说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样的话来。再也不可能指望依靠它来外抗强敌、实现自强了。
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烈士陈天华,怀着炽热的激情,在他流传很广的名作《猛回头》中写道:“列位,你道现在的朝廷仍是满洲的吗?多久是洋人的了!列位若还不信,请看近来朝廷所做的事,那一件不是奉洋人的号令?”“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说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洋人的朝廷”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被陈天华一语喊破,在爱国人民中间立刻激起巨大反响,形成一种新的觉悟。
就在同一年,刚从日本归国的18岁留学生邹容,写出了他的著作《革命军》。一打开这本书,劈头就可以读到邹容热情洋溢的赞颂:“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他以充满青年人激情而又明白晓畅的语言,阐述他的主张和理由。鲁迅回忆道:“倘说影响,则别的千言万语,大概都抵不过浅近直截的革命军马前卒邹容所做的《革命军》。”
革命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生。要千百万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作出巨大的牺牲来拼命,更不是哪个人或者少数人的鼓吹就发生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中华民族已经面对一个极其严峻的局势:只有进行一场革命,改变旧有的社会和政治制度,才能避免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清王朝反动统治长期郁积的焦灼和愤怒的大爆发。离开这个根本点,对中国当年的事实,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便不能正确地了解。
回顾一百多年前,为了民族的生存和人民的命运,这些先人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奋不顾身地起来顽强奋斗,把中国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不能不使后人肃然起敬。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辛亥革命时期的英雄形象,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不能简单地绝对地说它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它的另一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所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如果只看到它的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方面,就是片面的、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先来谈谈它的胜利的方面、成功的方面,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方面。曾经亲身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同时中华民国的诞生也没有带给他们真正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了很高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这是一个鲜明而中肯的评论。
具体地说,它的成果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把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打乱了。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秩序就乱了套。袁世凯的洪宪皇帝梦,不过百日便破灭流产。张勋扶溥仪复辟,倒得更快。从北洋军阀到南京政府,像是走马灯似地一个接着一个登场,都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这自然便于人民革命斗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辛亥革命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中国这种政体建立后,制定了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法律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尽管“民国”只是一块招牌,国家主权并不真正“属于国民全体”,但有这块招牌和没有这块招牌还是有区别的,人们开始认为自己应该是国家的主人了。只要比较一下,甲午战败后的“公车上书”只是一百多个举人要通过都察院把他们变法维新的意见转呈皇上,还没有被递上去;而巴黎和会时为了山东问题发生了席卷全国的群众性五四爱国运动。相隔仅仅二十几年就有这样巨大的变化,也许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不大可能在这时出现如此规模的群众运动。也曾参加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写道:“民主运动已自辛亥革命开辟途径,不管途中有何阻碍,它必要达到目的,才会停止。”
第三,辛亥革命也使中国人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皇帝以前被称作“奉天承运”的“天子”。人们从小就被灌输“天地君亲师”的观念,仿佛它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打倒皇帝,一般人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连皇帝都可以打倒,那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合理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能够打倒呢?亲身参加辛亥革命的陈独秀在五四运动的前一年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说:“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这种破除迷信的思想一旦深入人心,对不久后的五四运动以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起着摧陷廓清的作用。
前人的业绩,是后人不容遗忘的。
全国的革命形势发展得极为迅猛。这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必然产物。武昌起义枪声一响,革命烽火迅速传遍全国,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朝政府在熊熊烈火中轰然倒塌,新生的共和国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
可是,透过表面上一派热烈景象,不难看到在它背后存在着严重危机。革命刚刚取得第一步的胜利,革命营垒内部立刻出现一派分崩离析的混乱景象。以富有反动政治经验的袁世凯为代表的旧社会势力,在形式上做了一点化装打扮后,以逼迫清皇帝退位为交换条件,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控制住局面,然后反扑过来,使革命党人遭受惨重的失败。
亲身经历过这段令人痛心岁月的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忆道:“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不能巩固它的胜利反而陷于失败?从当时的先进分子方面来看,存在着三个根本的弱点:
一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中国的社会情况和各种社会力量没有正确的了解和分析,也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很多人把革命的目标几乎全集中在反对清王室上,认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因此,当清王室一宣布退位,民国的招牌挂了起来,许多人便认为革命已经成功,不需要再从事什么革命工作而陷于四分五裂或相互倾轧争斗。甚至认为只要袁世凯能逼迫清王室退位,就可以让他来当民国总统。等到袁世凯站稳了脚跟,控制住局面,立刻翻过脸来,对原革命党人进行镇压,革命便失败了。
二是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期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发动群众的工作,主要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会党、新军、华侨中做了一定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他们中的不少人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博得广泛的同情。因而,在武昌首义之后,革命得到各省响应,取得重大成功。但是,他们没有依靠并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首先是工人和农民同他们相脱离了。这样,革命党人便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当反动势力站稳了脚跟,反扑过来,他们没有力量抵抗,从而走向妥协或失败。
三是缺乏核心领导力量。当时革命党人成员复杂、组织松散,没有形成一个由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约束而组成的坚强核心力量,来带领人们前进,遇事难以始终同心协力,甚至互相争斗,更谈不上有正确有力的战略指导和统一行动,甚至不断发生自身内部的纠纷和争夺。当时就有“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说法。在具有较丰富反动政治经验的旧社会势力有计划地集中力量进攻下,便四分五裂,很快归于失败。
结果,令人惊心动魄的革命高潮只是一时的,革命中产生的政权又落到反动势力手里,人民依然生活在他们的统治下,革命并没有成功。
失败令人悲痛,但失败的教训也可以鼓舞人前进。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还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董必武也说:“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但它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使得中国人民有可能进一步找到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
林伯渠、董必武两位都曾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会员、亲身经历这一段历史的共产党人,他们的这些肺腑之言是值得后人深思的。
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人类历史从总体来说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而且会不断赋予它以新的内容。这种变化并不是直线式的,在中间会有迟缓以至曲折,但这种总趋势是改变不了的,当条件具备时甚至会令人吃惊地加速表现出来。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相隔不满十年,为什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同样需要剖析这段时间里国际国内的情形,否则也不能明白它的缘由。
先说国际范围的变化。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世界舞台上发生了两件震动全球的大事:一件是爆发了以往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原来被视为西方文明中心的西欧,无论英国、法国、德国,留下的都是遍地疮痍。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平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更是不计其数。战争期间,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被摧毁,西方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天赋人权”在哪里?原来被描绘得像人间天堂的西方社会顿时失去了很多人心目中原有的光彩,不再把它看作向往的美好榜样。另一件更重要的是战争后期在俄罗斯爆发了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往遭人轻视的工农兵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事实,它在中国的先进分子面前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现实的榜样。
整个国际形势发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当然极为重要,但它仍是外因。国际范围内的变化,是放在世界各国或各处面前共同的事物,但它在各国或各处引起的反应却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这是因为它们的内部状况各有不同。中国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考察,还是中国社会内部情况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近代却大大落后了。先进的中国人从来不甘心这种悲惨的处境,前仆后继地探求民族复兴的道路。辛亥革命作为一次全国规模的政治运动虽然失败了,但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它给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带来的巨大影响没有消除。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着救国救民道路。但新的路子在哪里?人们一时并没有立刻找到答案,陷于巨大的失落和苦闷中。
中国的现状得不到改善,国家的处境反而一天天坏下去。日本强迫中国接受“二十一条”,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强占的权利强行转交给日本,国内许多旧社会势力沉渣泛起。中国上空又满布着黑暗的阴云。这一切,迫使许多爱国者不能不严肃地重新思考国家社会的许多根本问题,寻求新的未来。
五四前夜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从对辛亥革命缺陷的反思开始的,它在中国思想界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它最初追求的目标是“个性解放”,这还没有跳出西方思想界的旧窠,以后就逐步发展到对社会改造的探索。的确,如果旧有的社会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对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就没有什么“个性解放”可言。这在中国思想界是一个根本性的飞跃。
五四爱国运动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爱国群众运动。吴玉章在《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中对这次运动写道,“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激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虽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这不仅是吴玉章一个人的思想经历,也是当时中国许多先进分子的共同思想经历。
因此,说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这是铁的事实。
毛泽东同志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这个判断。我的理解,“开天辟地”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它由此开辟了一个以往从未有过的新天地;第二,既称为开辟新天地,那就不是局部性或一时性的变化,而是具有总体性、根本性和长期性意义的大变化。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在中国破天荒第一次出现了有着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能够发动并依靠最广大民众(特别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下层工农群众)齐心奋斗、并且形成由民众中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为核心所组成的政治力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要在中国这样幅员广阔、情况复杂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把这里说到的三个条件同前面所说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三个重大缺陷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并加以克服和改变的基础上跨出全新步伐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内年长的老一辈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朱德等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同盟会会员;对创立中国共产党作出巨大贡献的陈独秀在辛亥革命时是重要革命团体岳王会的领导人,并担任独立后的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年轻些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也受到辛亥革命的很大影响,毛泽东在湖南起义后投身起义新军,当了四个月的列兵。他们都是从辛亥革命中打开眼界,提高了对救国和民主的认识,以后又看到辛亥革命的严重弱点,继续向前探索前进,成为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的。
路总是一步一步走的,这就是历史。后人总是以前人已经达到的位置作为出发点,再向前继续前进,又大大超越前人。但前人的历史功绩不容遗忘,因为没有昨天,就不会有今天和明天。
二、【权威声音】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仁人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


“振兴中华”是辛亥革命的灵魂,也是110年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目标。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振兴中华”这四个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荡气回肠的讲话的主线。
“使命论”和“规律论”
振兴中华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更是共同使命。这个“使命论”是习近平讲话的大逻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耻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习近平用这12个字深刻概括了中华民族那段血泪史。
然而,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不会永远沉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沉沉暗夜中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梦想。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这才有了不屈不挠的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辛亥革命这个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也正因为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当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时,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没有终结。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无数先人探索,失败,再探索,可歌可泣。中国终于找到了唯一正确的道路,有了踏上这条道路前行的坚强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使命,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竭动力。
同时,这段光辉历程也揭示了历史前进的规律——习近平强调,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来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从规律中我们可以读出历史发展的大势。只要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前进。
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认识论”和“方法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就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习近平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五段“历史启示我们”和五段“我们必须”的深刻论述,可以看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这五段“历史启示我们”,是习近平对110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史高度凝练、意蕴丰富的深刻总结,涵盖了对领导核心、旗帜道路、民族精神、团结力量、内外环境的深刻认识,这些都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性因素。
这五段话蕴含了过去110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成功之道,是血与火的考验中得来的,是汗与泪的灌溉下得来的,弥足珍贵。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仍须把握正确方向。针对五大历史启示,习近平提出了五个“必须”:
——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必须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五大历史启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辛亥革命110年来的深刻认识,而五个“必须”则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得出的精辟结论。总书记就这样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习近平引用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的名言:“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紧紧遵循五个“必须”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统一论”和“光明论”
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篇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讲话,习近平重点谈到祖国统一问题。
习近平坚定表示,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他呼吁,两岸同胞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同时,习近平也郑重宣示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对于“台独”分裂势力,习近平表示,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对于干涉台湾问题的外部势力,习近平表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习近平指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光明前景,也昭示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之于自身之肩上”,迸发出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
2021-11-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辛亥革命110周年
22-23高一下·山西太原·期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队伍建设,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


(1)结合材料,运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应怎样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

材料二   2023年1月,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这对做好我省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指导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同人大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合力。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山西省人大应如何推动山西实现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均丽的华章。”


(3)“三个务必”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宝贵经验,是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请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释你对“三个务必”及其相互之间联系的理解。
【要求:①理论运用合理,阐释全面,合乎逻辑;②规范使用学科术语】
2023-04-25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政治-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黄河立法工作,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是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3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水利部将加快制定黄河保护法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流域水利制度标准体系,并加快构建黄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2023年6月下旬,甘肃省首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行政处罚案件在庆阳市庆城县结案,执法部门责令违法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恢复河道原状,足额缴纳罚款。当事人对非法垫地侵占河道的行为进行了深刻悔过。

材料二   近年来,甘肃省着力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取得实效:开展炳灵寺石窟等10余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程,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有效改善了黄河文物的保存状况;推动黄河文化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实施马家窑遗址等10处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和永泰城址等34处黄河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致力于打造黄河文艺精品创作演出,创排反映黄河文化的精品剧目和大型综艺节目,举办系列惠民精品演出,打造丰盛的黄河文化盛宴;致力于打响黄河旅游主题形象品牌,着力打响“天下黄河第一弯”等黄河旅游主题品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是怎样在法治轨道上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说明甘肃省是如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黄河流域生态和文化保护的相关措施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萧条,百废待兴。如今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多个领域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答出三点)
     材料二   传统产业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作为?《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钢铁、化工、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为全面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纲要》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益分享比例。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常州市的民营企业。面对钢铁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的特点,企业顺应政策趋势,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发新产品。常州市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得益于各项政策支持,相关科研人员针对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目前,中天钢铁已建立起5G矩阵式应用生态,培育起集团数字化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企业为何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脱颖而出。
     材料三   2024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团结和民主主题之中。各民主党派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同事。聚焦“商”的特色、“聚”的功能,人民政协着眼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加强全过程协商沟通,最广泛地反映民意,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如何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材料四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实现京津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为优化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
(4)结合材料四,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

9 . 材料一   自被赋予先行探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以来,浙江定方案、明举措、作部署、抓落实。浙江突显数字经济和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急先锋和压舱石的角色,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强基固本;率先出台“五大政策包”“四张要素清单”减负降本和“畅链强链保安、能效标准引领”五大行动,缓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山区26县实现“一县一策”全覆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一老一小”服务提升、城乡一体化高水平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据此,同学们展开讨论、发表评论:

同学甲:只要政府积极有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就能实现。

同学乙:浙江的共同富裕要以西方高福利社会为范本。

材料二   为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反映实际问题,积极为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言献策;在省委的倡导下,省人大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各级政府部署落实,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撬动其他领域改革;基层组织在党委和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村创建工作,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所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2-12-31更新 | 1137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综合主观题专练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高效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各级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反映实际问题,积极为推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言献策;在省委的倡导下,省人大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各级政府部署落实,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撬动其他领域改革;基层组织在党委和政府指导下,积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村创建工作,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所体现的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2023-03-02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政治制度篇(精品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