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A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富村”。2019年,A村携手周边24个村开启了共富之路。成立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通过产业大统筹,因地制宜、分片打造有品牌特色的产业带,形成产业共富联盟;成立振兴发展公司,创新入股联营模式,鼓励村民以人口、现金、资源入股,建立民宿加盟、游客分流等机制,推动A村游客向周边村庄分流,形成共建共享机制。2022年,25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70.59万元,经营性收入1266.82万元,分别增长9.41%和29.56%。现在的25个村产业兴、村镇美,吸引着很多乡贤和年青人来创业。

A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途径。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符合时代精神的《A村村规民约》和《A村行业规则》;在村中心建设法治广场,展示优秀法治文化精神,在村路两旁竖碑叙述法治小故事,设立移动书屋免费向村民和游客提供法律小知识;成立“民情调解室”,聘请司法干部和律师,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回应游客诉求。现在的A村乡风文明、治理有效。A村带领着周边24个村正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上。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写一篇短文点赞A村的共富之路。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4-03-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5寻觅社会的真谛
2 .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充分整合富含道德元素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打造城乡互联互通、协同运作的文化建设模式,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群众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乡村记忆工程”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在尊重客观联系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②树立全局观念,善于用全局的发展推动局部问题的解决
③以系统观念统筹资源,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善于分析和把握各种条件以促进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4 .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剥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受制于当时整体经济状况,党中央采取以救济扶贫为主的政策,保障了大多数困难群体基本的生存需要。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带来了大规模的减贫效应,也使贫富差距开始拉大。进入新时期,贫困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得越发分散,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因素变得日益复杂。为此,党中央又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运用真理特点的知识,说明脱贫政策的调整是如何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的?
2023-09-27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023-08-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6 . 基于该贫困地区的脱贫经验,有人说“展望未来,互联网+农业,必将助力新农村建设”。请结合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探究。
2023-08-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 . 热播剧《山海情》故事取材于福建与宁夏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践。如同荧屏所呈现的那般,宁夏闽宁镇已由昔日“干沙滩”蝶变成今日“金沙滩”。从矛盾的基本属性看,“干沙滩”蝶变成“金沙滩”体现了矛盾的(     
A.客观性B.斗争性C.同一性D.可知性
8 . 2021年伊始,一部讲述对口扶贫的故事剧《山海情》火了,剧中的“白老师”作为一名支教老师,一生坚守教育信仰扎根宁夏西海固。现实生活中,像“白老师”一样选择支教、义无反顾地到西部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大学生还有许多。有人觉得青春年华白白浪费了,小张却认为志愿者在支教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满足,值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创造价值,才能享受价值
B.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自我满足是统一的
C.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
D.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奉献社会是第一位的,不应强调个人满足
9 . 刚刚过去的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生动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新气象。乡村振兴不是单方面的振兴,而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的振兴,这五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乡村的全面振兴启示我们(     
①立足于乡村各个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决定意义
④要坚持各要素的协同优化发展,以实现乡村振兴的最优目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978年到2000年,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978-1985年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制度的变革是主要途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1986-1993年为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中国政府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1994-2000年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进入21世纪以后,经过20年不懈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将全面完成。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是如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