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中国乡村的未来,持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规律,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污染;探索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乡村建设先行示范、城乡融合先行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数字赋能等关键支撑,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建成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

20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推进“千万工程”迭代升级,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唯物辩证法知识,阐明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逻辑。
2024-05-21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济南市高三高考针对性训练政治试题(三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积聚振兴动能谱写发展新篇】

2023年11月7日,《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分类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宜居村,打造具有辽宁山海平原特色的美丽乡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其表现为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的质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巨大跃迁,它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材料二   【弘扬“四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2023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稳产保供,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要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四大精神”虽然产生于龙江黑土,属于地域精神,但同时也是具有超地域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优秀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四大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说明辽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合理性。
(2)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新征程应如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弘扬‘四大精神’推进东北全面振兴”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4-05-21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政治试题(一)
3 . 近年来,一大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人扎根乡村,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成就自身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对材料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C.只有劳动才能彰显智力与体力D.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是理想和抱负
2024-05-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 哲学与文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走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身边。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展开研发,推动科研、推广和生产互动联合,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将更多的实用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帮助乡亲们把“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

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金凤和她的团队在江苏草莓产区通过逐步推广大棚设施育苗,推行先进育苗技术,有序淘汰“莓农”自留苗,建设抗病丰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以“根正苗红”促源头品质提升。同时,将精细精准理念融入草莓种植养护全过程,加快草莓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为草莓贴上独有的“身份标识”。他们根据莓农的需求不断推动草莓品种的多样化,形成品种矩阵,为草莓高质量发展闯出了新路子。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灭虫灯、生物碳肥、生物菌剂等新型生产资料,促进了当地的草莓率先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说明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感悟我国把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乡村文创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人们感受乡村魅力提供物质载体。

在山东莱阳姜疃镇的濯村,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员们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传统饮食主题剪纸“顺‘食’而动”,将二十四节气和剪纸这两个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让节气文化可以“贴”在家中、贴近人心;河南陈家沟村聚焦太极文化,打造“动静太极文化广场”“明暗水塔茶室”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空间,赋予乡村文创以传统哲学的深厚底蕴,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乡村文创的成功开发,关键在于和当代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以“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活动为契机,高校、设计单位和文旅企业等各领域人才走进村镇、脚踩大地,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从专业视角寻找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联结点,用当代审美解码非遗深处的文化基因。由此,许多贴近生活、契合当代人需求的文创作品和项目得以落地并收获好评。

纵观各地文创实践,好创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好创意一方面来自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源于对当代生活场景的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文创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增添美丽风景。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好创意是文创项目成功的关键。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文创作法所运用到的具体思维方法及表现。
2024-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福建专版)01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我国已有三十多项工程成功获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不少水利工程至今仍在护佑安澜,泽被一方。从3600多年前的商代都城灌溉渠系,到2200多年前的淮阳井灌模型,再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灌溉工程的发展见证着古代先贤独树一帜的治水智慧。四川都江堰的鱼嘴分流、弯道排沙,设计精妙;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巧妙利用地下水循环,科学高效,其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材料二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需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突出阶段性,对尚处于“脏乱差”阶段的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当务之急,当美丽乡村基本建成时,应适时启动村庄经营,践行“两山”理念,并注重长期治理,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二是要完善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推动村庄经营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三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不同市场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做大乡村“蛋糕”,同时要加强政府调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分好“蛋糕”,实现村、村民和市场主体三方共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与发展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要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如何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某村正实施“千万工程”,为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千万工程”建设,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突出主题,文字优美,具有宣传和鼓动性,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4-05-0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7 . 放眼乡村振兴大舞台,一批批优秀创业“新农人”,不仅关注个人的创业成功,更聚焦乡村发展,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在乡村振兴与青春创业的“双向奔赴”中,改善了乡村生活质量,构筑了美好的乡村家园。这启示当代青年(       
①要以个人理想服务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伟大事业
②应不断增强自身本领,肩负起民族复兴使命担当
③应怀揣家国情怀,以创业创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④务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以艰苦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年来,乡村文创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人们感受乡村魅力提供物质载体。

在山东莱阳姜疃镇的濯村,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员们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传统饮食主题剪纸“顺‘食’而动”,将二十四节气和剪纸这两个非遗项目巧妙融合,让节气文化可以“贴”在家中、贴近人心;河南陈家沟村聚焦太极文化,打造“动静太极文化广场”“明暗水塔茶室”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空间,赋予乡村文创以传统哲学的深厚底蕴,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乡村文创的成功开发,关键在于和当代生活建立密切联系。以“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活动为契机,高校、设计单位和文旅企业等各领域人才走进村镇、脚踩大地,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从专业视角寻找非遗与当代生活的联结点,用当代审美解码非遗深处的文化基因。由此,许多贴近生活、契合当代人需求的文创作品和项目得以落地并收获好评。

纵观各地文创实践,好创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好创意一方面来自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源于对当代生活场景的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文创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乡村振兴增添美丽风景。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好创意是文创项目成功的关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说明应如何以乡村文创让人们感受乡村魅力。
(3)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文创作法所运用到的具体思维方法及表现。
2024-04-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调研卷】模拟试题(山东专版)01
9 . 2003年6月,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全面启动,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破题,发起一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行动。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在实践中生命力日新又新。2024年2月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在实践中生命力日新又新的原因在于(     
①浙江干部群众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了起来
②20年来浙江干部群众始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浙江干部群众坚持辩证否定观,循序渐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④“千万工程”经验上升为矛盾普遍性指导全国乡村全面振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A县某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定位、锚定目标、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该乡扶持桃源有机茶园在茶园套种青钱柳1 200多亩,每亩可增加年收入5 000元。引导辖区内茶企创新开发“茶+N”模式,推动单一茶产业模式升级为集文化体验、观光休闲、研学教育、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模式。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大力推进垃圾整治、污水治理、集镇管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开展民居院落“净化、美化、绿化、文化”整治活动。完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进村入户通过发放倡议书、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及知晓率,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丧事俭办”,及时劝阻治丧扰民、婚丧事大操大办、道德领域失信失德行为,紧盯党员、公职人员等“关键少数”,通过榜样带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铺张浪费歪风,巩固移风易俗成果。大力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推进法治资源向基层延伸,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组织开展“春季攻坚行动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等活动,有力确保了乡村社会秩序稳定。

如今,“国家级全域森林试点建设乡镇”“福建省高级版绿盈乡镇”已成为该乡的一张新名片。

结合材料并运用新发展理念和系统优化的知识,说明该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
2024-04-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