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不定项)“给孩子吃预制菜就像给牲畜喂饲料!”“没有预制菜,学校的孩子就吃不上饭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预制菜”进校园的争议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这说明(     

A.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B.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必然不同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D.意识是客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2024-03-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合格考)考试政治试题
2 . 当前,一些年轻人用“孔乙己的长衫”映射自己。有人说,学历是我脱不下的长衫,却被长衫束缚了个人发展;也有人说,当代有志青年绝不能被困在长衫中,从基层做起,照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人生的思考
②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总会有不同的看法
④个人主观努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求同存异。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发展着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受主观因素影响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会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4 . 说服教育的次数与效果呈倒“U"型曲线,意思是说服教育的效果先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说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呈负相关关系。下列选项与说服教育倒“U”型曲线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全国·期中
5 . 从认识论角度看,漫画《过沟方案》(韦荣景作)启示我们(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战胜自我
B.认识主体的立场不同方法一定不同
C.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怀疑和否定一切
D.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办法
2024-02-28更新 | 10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期中过关检测
6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禁止踩踏草坪”是从小接受的教导。近年来,有人认为草坪就应该是“用来奔跑、聚餐、晒太阳”,对草地的亲近是符合人性的;有人认为人口密度较大的市中心不适宜开放草坪,应禁踩;也有人认为不同草坪上所种植的草种不一样,有的耐踩,有的不耐踩。出现分歧的原因是(     )
A.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不断超越自身
B.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制约
C.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因立场不同而有所差别
2024-02-1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我国“拉索”观测站对伽马射线暴观测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后随爆炸”的早期不到两秒的时间里,高能光子流量增强了100多倍,这改变了以往理论模型所预期的增长是比较缓慢平稳的判断,引发科学界对伽马射线暴的深入探讨。由此可见(     
①真理会根据人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②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
③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④任何真理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漫画《如此评价》包含的哲理是(       
A.客观事实会影响我们正确评价事物
B.正确评价事物必须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
C.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正确评价事物
D.正确评价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024-02-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下列语句与漫画《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唐朝刘禹锡《秋词》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者都写秋,但立意相反。这是因为(     
A.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
B.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认识能力的高低
C.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特征不同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2024-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