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人工智能(英语缩写AI)以其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AI产品的高强本领引发社会高度热议,人们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正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叫停反方:人工智能研究应该推广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智能系统,若劳动力被AI系统取代,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剧烈变化,比如,大量的失业人员该何去何从;若人工智能萌发出自主意识,一旦失控,甚至会威胁人类,人类文明有消失的风险随着AI技术的普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日益便捷化、高效化。虽然人类过多依赖智能机器,但在设计和研制智能系统时,又会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AI的进步会取代人类部分劳动,但其所延伸的许多领域又将带来诸多工作机会
运用所学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们对人工智能产生认识分歧的原因。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2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高二政治(统编版4)第04练 探索认识的奥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同是长江,几度遭贬的苏轼铁板铜琶高歌“大江东去”,而李煜则多愁怨叹“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是明月,张九龄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触发了思亲的无限情愫,而张若虚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的是深邃的哲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根源于主体独特的内心感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上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观测太阳,但直到1610年,人类使用望远镜观测和记录太阳黑子,才开启了太阳科学观测的时代。今天,通过地基太阳望远镜和天基太阳探测器的联合观测,人类对太阳有了全新认识。由此可见(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具体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③复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9更新 | 23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边漫画《是6还是9》告诉我们(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也可能不同
③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30更新 | 30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6 .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19世纪初,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魏德曼指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性质根本无法确定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鲁迅曾说,对于《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对同一部史书能读出不一样的感怀:有的人纵横古今成败、万里关河梦想,有的人思忖人生得失、寄托身世浮沉。上述现象说明(     
①认识同一对象的主体不同,结论就不同
②主体对事物的反映受自身认识能力制约
③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反映了蔡文姬流落匈奴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还乡之喜与骨肉离别之痛的矛盾心情,被郭沫若称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这表明(     
①音乐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表达与情感的升华
③音乐作品是抽象概念转变为艺术形式的结果
④音乐作品的感悟受个体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0更新 | 144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在涉疆问题上污蔑抹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美国妄图把谎言重复1000遍,我们就要把真相重复10000遍。关于中国新疆的事实和真相,美方看还是不看、信还是不信,它永远像天山一般坚不可摧,如天池一样清澈无瑕。”中方的立场是基于(     
A.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B.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C.认识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点
D.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