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

2022年度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排名前6位国家六大产业情况
(1)读上图,分析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状况。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完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支撑、保障和引领。

(2)有研究者给“举国体制”下了一个定义。阅读文本信息,按下图中的序号写出其构成。

(3)“举国体制”与“新型举国体制”的外延是___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均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大对未来产业的布局。从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看,过半数省份在部署工作时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4)根据前四问的材料,综合运用所学,说明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主要特点。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前提是要判断哪些产业属于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在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大规模产业化的时间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准确选择未来产业的难度较大。

(5)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应怎样研判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新一轮前沿科技发展浪潮,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强国家顶层科技战略布局和科技战略力量部署。

(6)结合材料,从经济角度分析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攻克“卡脖子”难题对经济开放发展的助推作用。
2024-04-11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2 . 财富分配是一个深刻的历史范畴,亦是一个来富的现实范畴。某校高一学生围绕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对收入分配的阐释展开研究性学习,希望汲取其中精华,为完善现代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借鉴。

孔子提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其中,“均”不是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而是按照人们的社会地位及分工来分配物质利益。这样,社会就不会存在贫困问题,得以安定。

(1)在孔子看来,收入分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社会安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提出按照人们的社会地位来分配物质利益的观点有其局限性。

墨子提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大意是有力气的人用力量帮助别人,有财富的人把财物分送别人,有德行的人用道义来劝导别人。

(2)墨子主张各出己有、互相帮助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这一做法,以现代经济的视角看,侧重在个人收入的第__________次分配。
(3)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请说出当前完善收入分配的三条举措。
2023-12-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新时代新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说在回顾五年的工作时,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在学校开展的“红色传承”主题活动中,张同学绘制了一张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请在编号处选填相应的内容,以完善图示。

A小康社会
B中国人民革命有了主心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就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坚持科学发展观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______,形成了______,确立了__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带领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请将下表中的理论和相关的内容进行连线配对,在序号后填入正确的英文字母。
理论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
①邓小平理论A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C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5.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向榜样学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青年学生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023-10-1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复兴之路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他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______社会。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这是由近代中国的______决定的。(     
A.基本经济制度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C.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D.中国革命的任务
3.(多选)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实现祖国统一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B.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4.对下列表格中我国革命和建设重大事件和意义(贡献)进行准确匹配。
事件意义(贡献)
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1992年党的十四大C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④2013年党的十八大召开D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填入正确的英文字母: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5.(多选)王同学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复兴之路”展厅,加深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历史的理解。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A.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B.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的历史
C.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到瓦解的历史
D.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6.(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7.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它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的内容有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     
A.总路线、总任务B.轻工业、重工业
C.工业化、三大改造D.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2023-10-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5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下列选项是关于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的解读,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内涵解读
A全民共富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根据贡献大小有差别的共同富裕
B全面共富共同富裕是使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C共建共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D逐步共富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而是涵盖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A.AB.BC.CD.D

材料二   实施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被称为“中国桂花第一村”的某村村里集体收入连续翻番,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2)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围绕“实现共同富裕”谈谈你的观点。
2023-01-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材料一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事业。


(1)将下列序号分别填入相应横线内。
a.社会保障b.社会公益c.劳动所得

材料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在乡村戏台边听经典折子戏,在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24小时不打烊的城市自助书房阅读,在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领略光影魅力……一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2)阅读材料,说明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的哲学智慧。

材料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 指出:“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7 . 下面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父亲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这段对话表明(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C.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处在无政府状态之中
2.这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工人阶级因剥削日益贫困
C.工人失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022-11-0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段中国人民求富裕、求富强、求复兴的变革史。


(1)如图是某班同学围绕新中国的重大变革史绘制的时间尺。请在A,B,C,D处帮助他们完成最后的标注。

(2)事件B被称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谈你的认识。
(3)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者、继承者,要坚定践行“四个自信”。践行“四个自信”必须做到知行统一,完成如表。
事件四个自信
例: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100名改革先锋。激励全国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例:道路自信例:向周围人宣讲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学习改革先锋敢于争先的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
(       )(       )
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二条: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       )

2022-08-0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案例】小李一家去某旅游景点餐馆吃饭。结账时老板声称,小李所点的那盘生蚝不是25元一份,而是25元一只。原来餐馆门口的价目单显示“海捕生蚝25元”,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注明“以上海鲜单只计价”。小李认为,他点菜时询问过价格,服务员并未作出相应的提示。为此,双方争执不下。


(1)作为消费者,小李一家的________权受到了侵害。
(2)小李一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 高中生彤彤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览馆就像是一座殿堂,整个建筑呈“工”字形。


(1)彤彤觉得,“工”字形的寓意应与以下知识有关:中国共产党是______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性质是______

在展览馆里,彤彤看到《政治与法治》教材插图中的文物(下图)。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框题第一目的插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彤彤想,第二、三目是《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国富民强》和《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果给这两目也配上文物或历史照片等做插图,可以选什么呢?


(2)在第二、三目中任选一目,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如果你为这一目匹配插图,打算用什么文物或历史照片等。插图内容不限于教材原插图内容,也不限于党史展览馆的展品。
②简要说明该插图的意义。

全景影院逼真再现了80多年前的长征场景:头顶上,泸定桥铁索凌空横跨,红军战士前赴后继、攀爬向前;放眼望去,高耸的雪山寒风凛冽,几名战士正用力地试图摇醒受冻昏迷的战友;再向前看,泥泞的草地上大雨倾盆,一队红军正艰难前行……。

在冰与火的沉浸式体验冲击下,观众仿佛感受到当年的雨雪风霜和枪林弹雨。参观中,有的人停下脚步,想象假若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3)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提出1个与本题材料相关联的问题。并写出解答该问题的3~5个关键词(或词组)。
2022-07-0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