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近年来,不少网店商家通过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购买信用,诱导消费者对产品做出非客观评价。长此以往,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评价制度的公信力被蚕食。对此需要(     
①加强电商市场监管,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②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增加诚实守信红利
③大力弘扬传统道德,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④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增强产品辨别能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当前,一些网络平台上利用塔罗牌、八字算命、星盘分析等方式提供网络占卜服务。虽然形式不同,但网络占卜与传统算命并无本质区别。对此,国家应(   
①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②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
③教育群众以抵御落后文化
④坚决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3-09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湖北卷)第二辑卷1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美关系阴晴不定跌宕起伏。有关人士指出,应中美关系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2021年1月8日,针对有个别美国媒体称中国正利用美国乱局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不当说法,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回应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利用别国混乱实现自己长久发展。中国实现发展和进步靠的是中国人的勤劳奋斗。美方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快速发展非常焦虑,在想方设法阻挡、拖延中国发展步伐。然而,最可持续的领先是不断提升自我而不是阻挡别国的发展。未来的世界不应当也不可能让中国变成美国,而应是美国自己成为更好的美国。中国则必将成为更好的中国。”


(1)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论证华春莹批驳个别美国媒体观点的科学性。
(2)“中国则必将成为更好的中国”,请你列举两个我国取得的重要成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铁人王进喜”、“时代楷模张桂梅” ……不同时代的劳动模范以自己的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几千年来哺育了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要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知识,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倡导劳动教育”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只是体现在物质层面,不局限于传统的、单纯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要精神财富极大丰富。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搞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根基,凝聚复兴伟力,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兴盛;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理解。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论述“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中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思路,请你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相关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启迪”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规范使用学科术语;④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⑤字数在200字左右。
6 .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该观点启示我们要(       
①尊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②分析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把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④坚持矛盾分析法,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6更新 | 646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旧时缔结婚姻,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又称定亲财礼、聘礼、聘财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彩礼和与彩礼相关的订婚和婚约曾一度被废止,但在民间始终顽强存在。彩礼在普通理解中,一般指婚恋中送给对方的聘礼或礼金。


材料一

如今,“天价彩礼”陋习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受到关注,如河北某乡村的高价彩礼成为农民不可承受之重,一些地区为此开展了多种行动进行整治。2023年10月,福建向全省推广三明市大田县以治理高价彩礼为突破口,推动移风易俗、以良好家风涵养文明乡风的创新做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整治“天价彩礼”的社会价值。

材料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甲乙二人分别对该规定进行了解读:
甲方观点乙方观点
同时满足该司法解释中的三项条款,人民法院才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如果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没有离婚的合意,人民法院不应当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生活》的知识,分别评价甲、乙二人的观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
“红船”,就是当年浙江嘉兴南湖上那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游船。2005 6 21 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提出并阐述了“红船精神”这个概念。“红船精神”,是“红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基因,党在历史上形成的所有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90 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红船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90 多年来,沿着红船的航向,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宣传、发动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英勇奋战,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前进。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知识,分析“红船精神”能够凝聚党心、民心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分析弘扬“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
(3)有人说:“新时代固然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但更需要弘扬时代精神。”请以论证“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是统一的”为主题,提出两个观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5年6月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刊发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提出并阐述了“红船精神”这个概念。“红船精神”是“红船”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基因,党在历史上形成的所有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90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红船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也是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9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宣传、发动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英勇奋战,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前进。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前,我们要在新时代实现新目标,就要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旗帜,就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践行“红船精神”。
(1)结合材料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分析弘扬“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
(2)“革命理想高于天”。据此,有人认为:“高举旗帜,我们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评析这一观点。
(3)有人说:“新时代固然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但更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如果要你论证“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红船精神是统一的” ,请你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提出两个观点。
10 . 2015年12月1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拥有“智慧小镇”之称的乌镇举办-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互联网+”颠覆式传承传统文化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今天,必然伴随软实力的输出。纵观内地传统文化,可以用“漠视、争议、脱节”总结现状。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应该从不变中求变,人们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更期待互联网给传统文化持续的生命力和更强的适应性。
材料二: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圈”战略
中国是整个全球互联网竞争最残酷的市场之一,任何一个行业刚刚出现的时候,竞争越残酷、越充分,对整个行业发展越好,因为有竞争才会有更多的创新;互联互通是要消除恶性竞争,在竞争中找到积极的、互相学习的地方,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未来的互联网在竞争中走向竞合。
材料三:网络改变世界,科技成就未来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精准把握互联网规律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理念;新提“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彰显出网络空间治理的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正在形成,依法治网关乎世界安全,人类利益超越彼此分歧,平等、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乌镇就像太平洋上那只蝴蝶,正在扇动翅膀,引领一场更广地域、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互联网自普及以来,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就互联网话题展开国际磋商、平等交流、互惠合作的平台。互联网所具备的开放性,注定网络“共享”必然事关全球,中国一直是推进全球互联网“共治”的践行者;中国互联网发展离不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全球互联网发展更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应该从不变中求变”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未来的互联网会在竞争中走向竞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或哲学知识,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两条建议。(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合乎逻辑。②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简要分析、论证。③术语规范,语言精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