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理解收入分配公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上半年与2023上半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材料二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百姓总感觉“干得多挣得少”,收入“跑”不过房价、物价。究其根本,主要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仍显偏低,收入分配公平性有待提高,收入分配调节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上双轮驱动。要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构建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此外,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举措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防止落入“福利主义”陷阱。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解读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请你就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社会发展情况(部分)。

年份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2012年

2.88:1

0.474

2021年

2.5:1

0.466

注: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材料二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以下原则:鼓励勤劳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循序渐进。

(1)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别阐述坚持材料二中的原则的理由。
12-13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
名校
3 .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     
A.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B.先富帮后富, 实现同步富裕
C.消灭分配差别,实现平均分配D.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2023-12-15更新 | 334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省示范性高中联谊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前,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更加重视收入分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关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取缔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坚持消除贫困
②收入分配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③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④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下图是两种社会收入结构图。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重点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抓住重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样一个崇高使命,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日积月累才能实现。


(1)请简要评析材料一中的两种结构图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特点。
(2)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7 .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一定时期收入及生活水平稳定保持在中等或相对平均水平的居民群体。据测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发达经济体发展规律显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60%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的社会结构。为此,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时,我国应该(     
①在初次分配方面,完善一线劳动者收入分配制度
②在初次分配方面,提高生产要素报酬的比重
③在再分配方面,强化个人所得税等税收调节
④在再分配方面,坚持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同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同步练习
8 . “分配律”(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律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在15%-21%之间。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律”的是( )
①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③实现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大数据杀熟”是指对于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某些互联网平台给予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平台和商家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滥用算法权力、不得利用算法对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此举说明(     )
A.“大数据杀熟”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
B.“大数据杀熟”影响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C.国家依法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D.国家采取法律手段,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10 . M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兑付各项补贴,打好政策、保险、社会保障“组合拳”,构建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2706元,增长10.6%。构建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①有利于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③属于政府运用再分配调节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可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