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2023年暑期,某校同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参与浙江“千万工程”20周年调研活动。

◆调研背景

浙江省“千万工程”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2003—2010年,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11—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进“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至今,“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久久为功的持久战,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浙江“千万工程”是如何通过协调发展推动共享发展的。
(2)浙江“千万工程”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调研发现

近年来,浙江在摒除农村陋习、树文明新风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天价彩礼、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成为不少家庭的负累,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受到一定影响。


(3)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请你为接受调研的农村拟定一条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并简述其文化功能。(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正确;朗朗上口;语言精练;16字以内)

◆建言献策

移风易俗,贵在长期有效坚持、久久为功,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两个不同主体角度建言献策。
示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家教家风,主动移风易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①
建议②
2024-03-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以来某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三留守”、涉法涉诉等人员的专项排查,关注涉及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的特殊群体,目前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4场、“三非”人员管理专题普法6场、矛盾纠纷调解25次,受教育群众800余人。这表明(     
①乡村普法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②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工作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④通过健全代表联络机制,能够保证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16更新 | 2783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优生联考文综试题

3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各地各级人大亮点工作和创新经验,充分展现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沟通机制创新

材料一   为实现代表与群众的“零距离”互动,某地区人大将数字化手段创新融入人大工作,于2022年5月在全省率先打造的“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将3名省代表、30名市代表和196名区代表“搬”到线上,随时待命为民服务。自平台运行以来,已收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686件,621件问题得到了快速办结,全方位实现了线上议事、线下履职,为人大代表履职插上“数字翅膀”。

◆代表行动暖心

材料二   “尊敬的毕代表:鲁发名城三、四期中间有一条规划支路,被一堵墙阻挡一直未通到利昌路……居民殷切希望尽快将此道路打通,方便出行……”2022年7月29日,该区人大代表、西关街道福寿街社区党委书记毕某的“码上见代表”小程序收到了辖区鲁发名城小区居民隋某发来的意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阐述该区人大打造“码上见代表”履职平台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是毕代表,请你就居民隋某反映的问题写一个解决方案。(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语言精炼,90字以内)
4 . 2023年7月,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数字经济工作,组织“问政面对面”活动,活动由人大代表担任“主考”,义乌市政府领导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成为本场“考生”,他们接受现场代表提问。之后人大代表对10个被问政部门的数字经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当场公布,真正让部门“红了脸、出了汗”。由此可见,该市(       )
A.人大常委会提高了监督效率
B.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
C.政府真正受到了应有的监督
D.职能部门对人大代表负责
2023-10-29更新 | 1538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卷政治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国设有20多个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地方人大设立立法联系点4700多个,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立法工作办理成效更加聚民智、惠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正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释1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50多件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备、日臻完善,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依据,开启良法善治崭新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怎样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6 .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多场专题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包括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提出意见建议超过101.8 万条;历时5年的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建议102万余条;北京胡同的“小院议事厅”,浙江温岭基层的“民主恳谈会”,江苏苏州社区的“协商议事室”……一项项生动的民主实践,创新的民主形式,在基层竞相涌现,共同绘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动人图景。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022-11-11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 +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召开前,全国人大代表们提前做好调研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悉心准备多项建议带上大会,内容涉及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科技创新、教育等诸多方面。代表们认真参加大会,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广受国内外关注,经过广泛讨论和修改。本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0年远景目标纲要》。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关于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决定。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的做法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2022-09-11更新 | 55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风化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十年,全国人大进一步推进了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比如,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截至2022年6月29日,15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着439名全国人大代表,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代表机制,基本实现了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该举措有利于(     
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
②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人大履职责任感
③畅通下情上达通道,更好发挥代表的作用
④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07更新 | 5602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0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时隔一年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第一站选择湖北,“问诊问效”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在法律实施体系中,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③行使了立法权和监督权                    
④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4更新 | 1623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22年3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③党要行使好社会建设的国家职能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02更新 | 350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