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北宋诗人张未在《和端午》中写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从中可以看出(     
①通过传统节日,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②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
③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而设立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联合国将中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④说明春节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2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发掘其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因为它们(     
①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③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传承着和平、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有利于(       
A.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B.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多元一体
C.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D.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取代
2024-02-0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传承千年的中国茶文化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时隔千年,“围炉煮茶”这种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慢生活方式,满足着快节奏时代人们对仪式感和社交属性的追求,备受年轻人青睐。这说明(     
①“围炉煮茶”丰富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②“围炉煮茶”在今天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我们既是茶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茶文化的享受者
④“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四库全书》系统地将中华五千多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从书,内容涵盖甚广,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医学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从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
7 . 竹制技艺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九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一场传统竹制技艺沙龙活动中,一位来自四川的竹簧艺术遗产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在一双柔软的竹筷上雕出一对精美的华表,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完美演绎了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这给我国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示是(     
①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探索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新方式
②坚持与时俱进,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新平台
③创建商业生产保护非遗的新途径,拓展竹制产品设计思路
④赓续传承工匠精神和民族文脉,体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4.1传统文化的继 同步练习
8 . 在15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我国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各国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③各国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5-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导学案
9 . 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是一首血脉传承的歌,它能让我们读懂中国。老地名让今天的人们有了触摸历史上多彩自然、文化现象的渠道,那或长或短的名称中蕴藏的正是“何以中国”的密码。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地名文化是增进文化认同的载体       
②地名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       
④地名浓缩历史,承载了一方百姓的乡土情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30更新 | 197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2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于10月15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开幕。两岸200位名家的书法篆刻展、少年汉字艺术创作展、27个书法篆刻团体参与的“汉字艺术嘉年华”等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体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魅力。对于汉字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汉字是开启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让汉字之美在两岸传承下去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维系国家统一的纽带
④汉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