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唯心主义的积极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力图用“数”说明世界的生成,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产生二,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老子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所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两人的观点(     
①都共同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②都能正确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都蕴含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④都对人类的认识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关于哲学的发展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意义上使用
③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是错误的,唯心主义没有价值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的地位不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白马,马耶?非马耶?惠施强调事物的共性,认为“白马是马”;公孙龙则强调事物的个性,认为“白马非马”。为驳倒对方,双方不断在逻辑上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各自深得共性与个性之精髓。后来,荀子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在肯定他们思辨方面贡献的同时,提醒人们在认知中要做到名实相符。由此可见(     
①荀子科学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不同哲学派别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前进
③要辩证地看待哲学派别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
④哲学可以在相互辩难中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一个箭射不到靶上的理论,即箭要射到靶上,必先经过路程的一半,然后又要经过剩下一半路程的一半。以此类推,箭永远有一半的路程要走,所以它永远也射不到靶上。此理论虽然荒谬,但几千年来却无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该理论主要揭示出(  )
A.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B.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C.思维和存在之间具有矛盾性D.形而上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
5 . 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此可见(     
①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只有差异,没有共性       
②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毫无价值
③不同派别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差异性
④不同哲学派别对哲学的定义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09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 . 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如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就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但也存在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
②唯物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比唯心主义有价值
③“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④唯心主义在特定条件下有一定的合理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2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罗景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提出,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材料体现了(       
①不同哲学派别对哲学的定义具有差异性       ②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没有借鉴价值
③不同派别的哲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差异性       ④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只有差异性,没有共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政治试卷
9 . 提出哲学基本问题、提出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的是恩格斯,但他从来没有简单地把唯心主义等同于反动,把唯物主义等同于进步。列宁曾经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恩格斯和列宁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评价是基于(     
①二者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们间的斗争是哲学发展的源泉
②唯心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错误的,但方法论则可能是正确的
③旧唯物主义虽然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犯了形而上学等错误
④唯心主义对世界状态方面的认识,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13高三·黑龙江大庆·阶段练习
10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8-26更新 | 1797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