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界的物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0 道试题
1 . (2024黄浦一模)(多选)实行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探索环保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自身谋福利
C.科学发展使物质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D.人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规律
2 . 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深层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     )
①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天、地、人的关系问题
②主张人应该顺从自然,听命于自然
③对当下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④表达了人与天、地、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科学家基于对一枚人属头骨化石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古人类。因化石在黑龙江发现,科学家将这个新的人种命名为“龙人”。经研究推测,这枚龙人头骨距今14.6万年至30.9万年之间,脑容量有1420毫升,属于一名约50岁或更年轻的男性,已拥有相当高的智力水平,他非常强壮,适应高纬度地区的寒冷气候,以狩猎、采集,甚至捕鱼为生。这说明(     )
①劳动在人类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人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化过程
③自然界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④地理环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政治试卷
5 .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任何自然客体作为一个系统,都可以通过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调节,在一定时间进程中维持稳态或者过渡到更高的稳态,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但另一方面,由于能量的耗散而不断趋于组织程度的降低,又表现出从有序到无序的退化趋势,最后归于衰落和崩解。材料揭示了(     
①自然界相对静止和变化发展是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②自然界处于一种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状态
③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所引起的
④自然界因为有了人类活动的参与而具有了社会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新石器时代,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地处中纬,四季分明。农耕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界,为了获得好收成,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总结出何时耕耘、播种、收获与贮藏的规律,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直到今天,它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时刻提醒我们在发展中因时、因地制宜,保持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说明(     
①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应遵循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
②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原则
③人民群众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和力量源泉
④二十四节气是对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真理性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3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青海省海东市制定科学的救灾减灾方案,依法严厉查处网上造谣传谣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5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人员5人,有力维护了抗震救灾期间海东市社会秩序稳定。这表明(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面对自然灾害人们无能为力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尽量减轻损失
③错误的意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必须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产生活资料来源。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服从自然才能战胜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就能实现人类福祉
③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人对自然的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成功的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3年12月7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称我国考察队员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了一块月球陨石,科学家们深入分析后发现,这是一块复矿碎屑角砾岩,由来自月球高地和月海的不同岩石碎屑组成,是了解月壳的复杂岩性的理想对象,也是我国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重要补充对象,可以进一步了解月壳的演化历史。材料表明(     
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具有物质性
③南极格罗夫山上的陨石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逐步解开自然之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我国农谚有“不怕重阳十日雨,就怕立冬一日晴”的说法,这是因为“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冬季雨雪多,能有效缓解旱情,还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这样来年可获得好收成。材料说明(     
①自然界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