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1 道试题
1 . 只有反映社会存在的产业决策,才对产业发展起积极作用;正确的产业决策是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统一的基础。(      )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2 .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100题)
22-23高一·全国·期末
3 . 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为了将万里风沙线变为“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者们发明了鱼鳞坑、水平阶、草方格等方式涵水固沙。从1978年至今,三北防护林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北方建立起了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者们(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社会需要认识和改造规律
②从三北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③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界
④秉持人定胜天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4年年初,零下十几度的哈尔滨迎来了旅游热潮,热门景点游客爆满,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同样有游客在寒风中排起长队。“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这一句解说词激发起游客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责任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冷与热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
②游客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就是将个人价值与民族历史相结合
④解说词中“向前走”与“别忘记”告诫人们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往下,是基层干部做好调查研究的根本要求。基层干部要摆正心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走到农家小院、田间地头、企业社区,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深入掌握一线情况。可见,做好调查研究应(     
①锤炼品德修为,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
③坚持求真务实,促使客观符合主观             ④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河北省永清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将一片沙荒地打造成服饰产业链型特色小镇,吸引3600多家商户入驻,其中80%来自北京。北京市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在一批批商钼搬走后变为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从沙荒地到特色小镇,从批发市场到科技中心,生动诠释了在疏解中转型升级、在承接中孕育新机的协同发展“密码”。由此可见(     
①实践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打造城市商圈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主动将所有批发市场成功打造为科技中心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促使沙荒地变为特色小镇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京津冀协同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在疏解中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集体林面积大、分布广,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9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公布,重点围绕“稳、活、融、试”对深化集体林改进行系统部署,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支持闽赣渝建设深化集体林改先行区,推进全国林改综合试点工作,指导7个试点市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案》内容体现(          
①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③事物的辩证否定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分析问题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三模)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8 . 如图漫画《两对母子》(作者:盖桂保)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     

①坚持褒贬有度,避免过犹不及
②善于推波助流,反对顺其自然
③恪守实事求是,拒绝自以为然
④擅于激昂斗志,力避畏首畏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考预测卷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送戏下乡、建设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日益多样化,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送文化”是单向的文化输送,农民欣赏文化只是被动接受。目前,不少地方已在乡村有组织地开展“种文化”活动。如,有的地方把喜欢吹拉弹唱的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农民乐队,有的地方帮助农民成立书画、音乐、山歌等文艺类协会,还有一些地方支持农民举办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一些地方大力发展文旅演艺产业,引导农民从田间走上舞台,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某图书馆了解到村民缺乏种养技术等指导,便与“农家书屋”合作,送去有关的图书资料,帮助村民们解决了种养技术难题。不过,也有一些地方“种文化”的活动存在着形式化、任务化的倾向和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在培训乡村文艺骨干时,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实用性,照本宣科念课件的多,结合实际讲专业的少;有些地方的“种文化”活动,沦为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等。

(1)“种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赋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种文化”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3)结合材料,请你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20字以内。
10 . 某村过去“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却越垦越穷。后来经过多年植树造林,该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7%,并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当地人感慨:“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