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中国梦》系列邮票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邮票文化,“以邮为媒”,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邮票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符合主观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邮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
④邮票文化源于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02更新 | 529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0年6月23日,北斗体系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体系星座部署全面实现。回答下列小题。

1.为推进相关的一系列产品、终端、运营服务等构成的产业链形成,俄罗斯、巴基斯坦第一时间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这将加速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①客观物质性
②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自觉选择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北斗全球组网之后,将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为珠穆朗玛峰“量身高”,记录武汉医疗废弃物处理路线……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获得正确的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④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北斗三号收官发射可谓一波三折,玉汝于成。因两次航天发射任务失利,工程全线举一反三,进行质量复查,发射时间由5月调整至6月。6月16日,因临射前发现产品技术问题,为确保百分百成功、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发射再次推迟。6月23日,成功发射,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三号收官发射时间不断调整说明(       
①求索真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②真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运动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很早以来,中国人就发出了“天问”。月球形成于约45亿年前,质量只有地球的约1%,对于如此小的天体来讲,理论上它应该很早就停止火山活动,成为“死亡”星球。一直到2022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家根据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才提出了新的月球热演化模型,从而揭示了月球“不死”之谜。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之间是有着同一性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只有对太空的探索才能摆脱社会关系的束缚
④只要延伸人的认识器官就能推动人们的主观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坚持科学的理念,汇集前人的经验,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旺盛的斗志、更昂扬的姿态投入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才能把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从中可以看到(       
①坚定的信念可以直接推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在新时代的实现
②前人经验的指导可以保证乡村振兴的实践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美好蓝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
④科学的认识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坚定信念才能推动蓝图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三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圆梦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线科技工作者已经接续奋斗了30年。

材料一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8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发射了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了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在轨加注燃料、航天员中长期在轨驻留等许多关键技术。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将完成。

材料二   回顾我国载大航天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人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写入浩瀚太空,凝结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善阳搜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过程体现的实践特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实现中国梦”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用语规范;②主题鲜明,观点明确;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严谨;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3-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度开课,接续播撒航天梦、科学梦的种子。此次,三位“太空教师”给青少年们演示了水油分离等实验。地面上“一层油花浮在水上”是常态;空间站中水和油“分不开”、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上述现象佐证了(     
①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④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1-25更新 | 799次组卷 | 33卷引用: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2021年1月6日,我国的无人机“甘霖—1”首飞成功。“甘霖—1”具备远距离气象探测、大气数据采集、增雨催化剂播撒、防除冰及复杂气象条件下作业的能力,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②技术进步使人们可以突破规律的束缚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实践能力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8 .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从制定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一次次规划部署,一个个进步突破,见证着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也为“一老一幼”托起了稳稳的幸福。“一老一幼”规划部署的调整是基于(     
①人类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和确证的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才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④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2年9月,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当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的那一刻,负责此次任务保障的舱外电动工具设计师(全程参与了航天员出舱天地一体技术支持工作)瞬间放松下来。由此可见(       
①实践具有社会性             
②实践是人们从事的基本活动
③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中国空间站建成,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     
A.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C.认识工具决定人的认识水平
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