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科学普及。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做科普,效果才好。

用泡沫点火、用“意念”让矿泉水瓶变扁、利用特斯拉线圈自制“雷电法杖”……最近,在短视频网站上,一些会“仙术”的老师引起了上百万网民的围观。不同于在黑板上讲解科学实验,这些老师的课堂很有“仪式感”,他们能用常见物品演示各种各样的有趣实验,把课堂气氛推向顶峰,并在学生们欢呼之后“邪魅一笑”,将背后的原理娓娓道来。

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这些“仙界”老师有了更多的“野生”学生,有人在评论里称赞,“这个讲课方式太好了,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学生肯定记得住,也爱上课”。也有人说,“真羡慕这个班级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也能遇见这样的老师该多好”。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分析科普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科学思维。

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的夜空都是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在某科创实践基地,孩子们也可以像大学生一样做科研项目,并有专属导师指导项目推进。该基地研发了4至18岁贯通式科学教育课程和创新人才培育体系,课程设置由易到难且门类齐全,结合对课程学习中表现的追踪,给予学生研究领域分流和志愿填报等指导;该基地还搭建了多个科创实验室,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才智,大胆提出问题,严谨预测实验结果,并在真实的实验场景中验证猜想、论证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未来虽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相关的工作,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熏陶,这将成为让孩子们一生受益的财富。

(2)结合材料,说明该科创基地的做法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
2024-05-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