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读资料卡。

资料卡


1945年,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17年后,与另两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2017年,霍尔等三人在发现人体“生物钟”原理33年后才获奖。
追溯至20世纪,诺贝尔奖首次颁发后的10年,获奖者平均年龄仅56岁。近10年,该奖项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7岁。
人们发现科学家获诺贝尔奖所需等待的时间似乎越来越长,获奖得主年龄也越来越大。这是因为,通常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会严谨地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部分研究成果有时甚至需要经过数十年的评估,才能确定研究价值,这也是诺贝尔奖能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评委会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要在发展中被不断颠覆
③复杂问题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23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12-13高三上·北京朝阳·期末
2 .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A.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D.世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020-12-16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3 . 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具有条件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具有具体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4 .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②正确的认识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变”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不能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7 .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警告称: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人类文明画上句号。但也有专家认为:机器永远不会获得人类那样的智慧和经验,人类永远是赢家。这说明(  )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依赖于人类的实践意愿   ②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③反映同一对象的不同真理是普遍存在的   ④主观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下列古诗与其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③B.①①C.②③D.③①
2020-10-05更新 | 169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等反映当代青年生活现状的文艺作品受到广泛关注讨论,有评论指出其借由普通人生活日常,实质加剧了年龄焦虑。与此同时,某综艺节目的播出,将“姐姐”从一类人的某个年龄属性极强名号,演变成某种认同——自信、专业、勇敢、共情,当代女性所共同认可的品质与精神气质。不同的人展示出对于年龄的不同认知看法,这说明(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主体差异性是影响认识的重要因素
③价值判断合理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9-26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甲认为,远方除了远,一无所有;乙认为,在远方,还是遇望远方;丙则认为,心中有光芒,必有远方。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认识事物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