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旨在表明(       
①谬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④真理可以超越历史条件而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党对发展的认识,从过去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到“好字优先”,再到“高质量发展”,认识水平不断达到新的高度。这一认识过程说明(     
①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的认识向前发展了,原来的真理就变成了谬误
④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30更新 | 273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静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3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D.在真理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4 . “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的这句名言揭示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真理起源于谬误之中
④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真理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2021-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学段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关于真理的名言体现了真理客观性的是(     
A.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一一萧伯纳
B.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别林斯基
C.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一-爱因斯坦
D.真理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一-列宁
6 .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杰·彭罗斯在其证明中使用了巧妙的数学方法,证明黑洞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获奖者的发现为致密和超大质量物体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爱因斯坦自己并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这些超重量级的怪物会捕获所有进入它们的东西。罗杰·彭罗斯开创性的文章被认为是自爱因斯坦以来对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贡献。上述材料说明(     
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过去的真理中往往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类对于黑洞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④黑洞的存在与否依赖人的认识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人都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B.真理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C.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D.真理是客观的
8 . 中国取得了抗疫斗争的巨大成就,并积极开展国际援助,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而有些国家却选择性地忽视中国贡献,甚至甩锅中国。有人评论道:“事实不会因人们忽视而消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识过程因具有反复性而难免陷入误区
②真理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③客观事实及其真相因其客观性而不容否认
④认识主体的主观因素会导致认识的差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戈登有一句名言:“真理的最伟大的朋友就是时间,她的最大的敌人是偏见,她的永恒的伴侣是谦虚。”这一名言表明(       
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③真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比拥有真理更宝贵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经过历史检验的认识才能正确反映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