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23年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一中亚峰会上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即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一个繁荣的中亚,一个和谐的中亚,一个联通的中亚。就如何建设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提出的“四点主张”“四个坚持”,为建设中国一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努力方向,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信心和动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认识到中亚稳定对维护世界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要重视部分,发挥中亚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作出正确的发展选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3年至2023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历经风雨,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逐步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旨在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也是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旨在推动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推进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2023 年 10 月 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郑重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方案。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各方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并说明如何实现下一个金色十年的愿景。
2024-03-01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这段饱含中国智慧的话,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道阻且长”出自《诗经·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行则将至”出自《荀子·修身》:“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路途漫长充满险阻,但走下去终将到达;坚持不懈,那么美好的未来就值得期待。”习近平引用这番话旨在强调,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纵然前方的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也大有可期。这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坚忍乐观的人生态度,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质,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承继中华文明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伟大的担当精神,为民族伟大复兴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知识,说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启示。
2023-07-21更新 | 26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三模)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哲学与文化
4 . 亢仓子,相传是老子的弟子。他认为,“对于自身缺点,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于是提出了“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这一观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有(       
①“君子检身”说明只有推翻过去的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②正是因为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我们才需要“常若有过”
③亢仓子夸大了意识作用,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④亢仓子得出这一观点的理由印证了认识主体会影响认识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哈尔滨的黑冻梨火了,但是冻梨为什么是黑色的呢?冻梨变黑是因为在低温冷冻过程中,细胞结构被破坏,水果中的酚类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的。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果肉中的化学成分、水果品种、环境气候、冷冻时长等。由此可知冻梨变黑(       
①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结果
②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结果
③与冷冻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联
④是在气候作用条件下突然变化的结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6 . 2023年暑期,某校同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参与浙江“千万工程”20周年调研活动。

◆调研背景

浙江省“千万工程”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2003—2010年,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11—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进“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至今,“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久久为功的持久战,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浙江“千万工程”是如何通过协调发展推动共享发展的。
(2)浙江“千万工程”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调研发现

近年来,浙江在摒除农村陋习、树文明新风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天价彩礼、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成为不少家庭的负累,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受到一定影响。


(3)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请你为接受调研的农村拟定一条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并简述其文化功能。(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正确;朗朗上口;语言精练;16字以内)

◆建言献策

移风易俗,贵在长期有效坚持、久久为功,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两个不同主体角度建言献策。
示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家教家风,主动移风易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①
建议②
2024-03-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成立100多年来,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形成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要求的发展格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形成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为革命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形成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发展格局开始由国际大循环为主导逐步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有效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是乘势而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材料二   一个国家的发展格局总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内外部环境、发展条件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特定的发展格局又影响和塑造着国家发展的总体态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凸显。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深刻变化的内部发展条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党中央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对这一新的历史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的发展格局变化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如何体现辩证分合的思维方法的。
2024-02-1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我们有信心在中实现更好发展。

2023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了信心。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更有优势和希望: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信心,来自科学、客观、准确的判断。信心,也是开好中国经济大船的底气。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的必然要求。

20231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大举措。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总需求不足等风险挑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一系列促消费、稳投资政策举措持续发力显效,内需潜力加快释放,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11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有效对冲了外需收缩的压力,对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艰难时刻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信心的哲学智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科学性所在。
2024-01-3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亢仓子,相传是老子的弟子。他认为,“对于自身缺点,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于是提出了“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这一观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①亢仓子夸大了意识作用,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标准
②亢仓子得出这一观点的理由印证了认识主体会影响认识结果
③“君子检身”说明只有推翻过去的自我,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④正是因为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我们才需要“常若有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3年暑期,某校同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参与浙江“千万工程”20周年调研活动。

◆调研背景

浙江省“千万工程”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2003—2010年,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引领,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2011—2020年,“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进“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景区”,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至今,“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久久为功的持久战,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浙江“千万工程”是如何通过协调发展推动共享发展的。
(2)浙江“千万工程”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调研发现

近年来,浙江在苹除农村陋习、树文明新风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天价彩礼、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成为不少家庭的负累,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受到一定影响。

(3)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请你为接受调研的农村拟定一条以“树文明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标语,并简述其文化功能。(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正确;朗朗上口;语言精练;16字以内)

◆建言献策

移风易俗,贵在长期有效坚持、久久为功,需要各方共同参与。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三个不同主体角度建言献策。
示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家教家风,主动移风易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①(     )
建议②(     )
建议③(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