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2023年10月31日,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被写入会议决议。这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已得到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个别国家竭力抹黑和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全是逆潮流而动,结局是注定失败的。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看待国际社会
②立足关键部分,达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③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要根据中国的需要,建立和国际社会的具体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24高二上·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2 . 广东省茂名市是世界最大的优质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有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近年来,茂名打破荔枝的“应季”属性,对荔枝进行深加工,以冻干荔枝、荔枝糕点、荔枝酱为中间产品,以荔枝饮料、荔枝酒、荔枝醋为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实现了荔枝全产业链产值超110亿,促进了果农增收。这表明(       
①立足部分应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实践可以把事物的内部联系转化为外部联系
③人们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1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流言榜”由中国科协发布,每月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综合时效性、危害性等标准,甄选出热点流言进行特别解读,并全网推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流言内容:

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更安全。

上榜理由:

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认知,即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安全”,公众对其关注度也较高。很多食品打着“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旗号,以此作为卖点宣传。

此类内容泛滥将会对食品行业、产业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条上榜可帮助公众厘清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科学认识现代食品工业,促进食品行业发展。

真相解读: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的品质,以及根据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事实上,是否加入食品添加剂是由食品性质和生产工艺决定的。对于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必须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否则很容易腐败变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A食品中无毒的添加剂,在B食品中可能就严禁添加。因此,不能单纯以是否有食品添加剂来判定食品的安全性,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合规,用量适度,可以保障食品安全。而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保质期短,极易腐败变质。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材料二   假借科学之名的流言时常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科普供给与人们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传统科普在内容选择、表达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转变科普理念,从公众需求出发,让权威及时发声,才能让科学跑在流言前面。

提高对“科学流言”的免疫力,培养科学素养是关键。许多拔着科学外衣的流言,虽然不时夹着专业术语,甚至熟有介事地引用科学期刊,但只要稍加思考判断,并不难发现其破绽。提高科普质量,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全社会抵御“科学流言”的根基才会更稳固。

面向未来,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健全引导全社会参与科普的机制,有助于凝聚力、弥补传统机构力量的不足,快速响应公众科普期待,更好公众的科普需求。


(2)流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科学流言?请结合材料提出建议,并说明哲学依据。
2023-12-2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论坛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真正实现了通民心、达民意、惠民生。为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需要(       
①立足各国共识,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与治理体系
②借助固有联系,推进“一带一路”国家开放与合作进程
③根据各国需要,为“一带一路”国家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④坚持系统优化,“一带一路”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2023-12-01更新 | 48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青年路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意见》指出,东北地区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要坚定信心,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论证上述《意见》的正确性。

材料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某班政治学习小组搜集了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和讨论。

发展定位:全面对接东北全面振兴国家战略,聚焦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等四个发展定位。

生态优先:以绿色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旅游发展相统一,使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

◆协同发展: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协同实施,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提升东北地区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为推进新时代东北地区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2)根据以上内容,阐述东北地区应如何通过系统优化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23-11-27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政治试题
6 . 作为泉城文脉的“金名片”,济南古城区芙蓉街改造坚持“修旧如旧”微改造原则,“自下而上”科学规划:先从地下管网、路面铺装等基础设施改造入手,逐渐向路面、平面、业态进行提升,实现新街还旧貌的整体改造。从哲学角度看,泉城打造文脉“金名片”的做法(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新街与旧貌的相互转化
②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原”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在新旧街貌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实现老街道修旧如旧
④坚持了系统优化的方法,提升街貌的整体改造效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2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内蒙古牢牢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近10年来,草原植被盖度由40.3%提高到45%,森林覆盖率由20.8%提高至23%,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碳库和纯净“氧吧”。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④系统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山东德州·期中
8 . 2023年10月,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雅万高铁正式运行。雅万高铁建成通车后,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极大地缓解了城际间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方便了当地民众出行,优化了投资环境,还带动了沿线商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由此可见(       
①人们可以根据主观愿望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②事物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要重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城市的形成,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抵御风险的庇护空间。如今城镇化加速,人口高度集中,韧性城市概念的出现,正是为了应对城市化伴随的种种风险。在中国,“韧性城市”这一理念也已经被写入中央到地方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韧性城市,是指一座城市在面临如经济危机、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各种风险时,能够有效预测、应对并从中恢复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将各类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城市各方面的基本运转。韧性城市发展机制可以被概括为具备常态适应、系统冗余、持续循环等韧性特征状态的“远近兼顾—平灾并重—软硬结合”同构的系统作用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一个哲学道理,写一份介绍韧性城市发展机制的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10 . 敬老、助残、扶弱、救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更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当前,人民群众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逐渐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无障碍环境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在征求了5万余名基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的意见建议基础上,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立法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见效,需要各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多部发力让“无碍”更“有爱”。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的知识,以让“无碍”更“有爱”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11-0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联考政治试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