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产量得以实现的基础。2024年春耕备耕的重要时间节点,我国把议题再次聚焦粮食安全,启动实施《新一轮十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

材料一   【优化品种结构和区臧布局】

早在2009年,我国就启动了第一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计划。如今已超预期完成目标。与上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相比,本次《方案》统筹“稳”与“进”,综合考虑粮食供需形势、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粮食生产基础,通过调整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着力提高粮食供给质量。

材料二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情农情作出的精准研判,是着眼粮食安全大计作出的战略决策。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做好耕地这篇大文章,严守耕地红线,落实制止耕地抛荒政策,提升耕地质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盐碱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守住耕地红线硬措施的实施,推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全国各地更是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材料三   【多措并举提供保障和支持】

《方案》围绕粮食生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既部署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粮食绿色生产、农业防灾减灾等9项支撑性重大工程,也部署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农业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信贷投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等系列保障举措。9项重大工程未来实施过程中,将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等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以实现工程的扎实推进。

当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玉米、大豆的亩产与美国和巴西仍有较大差距,2023年玉米和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1.6%和11.4%,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粮食增产瓶颈,才能更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谈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将如何走好增量之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的知识,解读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为何能够助推全国各地牢牢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
(3)结合材料三,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剖析我国粮食供需长期紧平衡状态的破局之法。
(4)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离不开农耕文明的连续性。在建设农业强国的今天,中国不忘从古老的农耕文明中汲取智慧,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知识,以“赓续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200字左右。
今日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3年,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留下足迹;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全独立自主的空间站。2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持续追求,载人飞行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两人中期驻留再到多人长期驻留,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一段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成长史。逐梦之路绝非一马平川,面临着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但航天人始终洋溢着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善于创造、善于创新的锐气,在对前一次技术成果的总结、调整和跨越中,不断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零”的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展航天事业的。
(2)请你结合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以“弘扬航天精神,绽放青春梦想”为主题,针对青年学生写一篇宣传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鲜明;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④字数150字左右。
3 .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浩瀚星空,几十颗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国星”正熠熠生辉。北斗卫星立项30年来的“三步走”一步比一步扎实,将58颗卫星一一送入浩瀚星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步量的积累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奠定了基础
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每一步都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成功的充分条件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延伸了人们的认识器官从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强调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着眼当前和长远,持续扎实推进。只讲速度,不讲质量,发展速度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会缺乏后劲;没有量的增长,经济稳健运行就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实现发展质量和速度、规模和效益相统一,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同时要坚持以质取胜,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以量的合理增长去推动质的有效提升,通过质的有效提升保证量的合理增长,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政策导向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促进经济在稳健发展中提质增效。

经济的高质量离不开有着丰富内涵的企业文化。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由此可见,发展企业、建设企业文化,都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

(1)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的知识,分析如何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知识,简要阐述企业重视文化创新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75年,换了人间】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75年中,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75年弹指一挥间,神州大地换了人间。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阐述你对“75年弹指一挥间,神州大地换了人间”的认识。

【长征,永远在路上】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从巧渡金沙江到强渡大渡河,从飞夺泸定桥到翻雪山、过草地,中国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壮举,这一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也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之源。

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次新长征,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新时代再出发,长征永远在路上。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长征精神是我们走好新长征路的力量之源”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政治试题
6 . 2024年3月4 日,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正式穿越万米大关,这标志着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自开钻以来,数百名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进行钻探,他们坚守沙海腹地,历经高温、严寒、风沙和复杂地质情况的持续挑战,如今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他们所做的不仅是为国家找油找气,也是探索地球未知领域、拓展人类认识边界的一次大胆尝试。这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②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③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④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7 . 最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虚拟人物的现象引起关注。通过收集照片、语音等资料,该技术能生成已故亲人的影像,为部分家庭提供情感寄托。但是也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和肖像权,带来一些社会风险。只有在发展和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引导人工智能应用朝着向上向善的方向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应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矛盾,补齐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②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把握好人工智能发展的“分寸”
③应把握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联系,引导其向善发展
④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并不影响其前进的脚步,要坚定信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发展可同步实现超分辨写、超分辨读、三维存储及长寿命介质,是近10多年来光存储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经过长达7年坚持不懈的攻坚克难,中国“超级光盘”研究团队实现了超分辨数据存储。经测试,光盘介质寿命大于40年。但“超级光盘”实现产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材料表明(     
①事物发展中的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因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具有反复性
③客观事物发展状态往往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实践是有目的性、能动性和物质性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区域协调崭新局面】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指出,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徽西靠豫鄂,东接江浙。近年来,从搭建结对合作帮扶机制、前往沪苏浙学习取经,到打造科创产业协作大平台、共同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安徽积极参与跨区域合作,深入推进规划共建、民生共享、生态共治等。得益于“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安徽加强与周边省份协同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顶山—汉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招引一批亿元以上项目,芜湖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的热土,池州精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叠加的省份,安徽“左右逢源”,抢抓机遇,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

(1)有人认为,安徽的转变证明,实现中部崛起要正确认识自身的区位优势。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绿色发展生机盎然】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多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为做好新时代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2013年4月2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植树、护树的好传统。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持之以恒开展义务植树。——2019年4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2024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成就举世瞩目……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2024年4月3日,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2)“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的认识。
10 . “初生牛犊不惧虎”。从“无知者无畏”到“艺高人胆大”,这与下图(不考虑其他因素, M 为人的经验值,N 为人的自信度,S 为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曲线)所表达的观点不谋而合。从中可以看出(     

①自信度变化的过程中既有连线性,又有间断性
②经验值对自信度的影响是动态的,不存在静态
③自信度下降与提升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④经验值与自信度既对立又统一,是互相影响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