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表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关系B.生产力
C.上层建筑D.意识形态
2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指出:集体林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依法保护农民和林业经营者的集体林权益,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通过优化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通过调整上层建筑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说到:“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被看作固定的东西,而是被看作可变的东西的时候,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变形;我们不能把他们限定在僵硬的定义中,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加以阐明。”对待概念是如此,对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也是如此。下列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个别国家跨越某种社会形态在本质上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推动不同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⑨不同国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④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 .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对“两个结合”认识正确的是(       
①“第一个结合”为解决中国的实践难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②“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③“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④“两个结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提供根本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修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出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确保“爱国者治港”的选举制度日臻完善,开启了由乱到治、由治转兴的新发展时期.这表明(     
①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②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就会推动社会发展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实现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5更新 | 390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前黄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一)政治试题
6 .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与群众健康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C.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7 . 2022年10月12日,全国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经验交流座谈会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出席会议并强调: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促进“放管服”有效衔接,取得了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的积极成效,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显著提高。“证照分离”改革(     
①顺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体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是曲折的过程,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漫画与下列诗词蕴含的哲学道理相近的是(       
       
A.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
B.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D.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 .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越尖锐

②阶级斗争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④阶级关系的对立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难以治愈的根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由此可见,罗贯中(     
A.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B.认为历史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已发现历史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D.没看到“分”与“合”的交替是向上发展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