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外国国家豁免制度的法律,为我国法院管辖、审判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适时完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③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矛盾的具体解决需要通实践活动来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如今的供销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坚持为农服务、社企分开,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①说明社会意识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②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矛盾
③表明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④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1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常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新组建和重新组建部机构25个,调整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部级机构31个,重构性健全了党的领导、政府治班、武装力量、群团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主体框架。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①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进入新时代
③适应了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④推动了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些改革方案出台是基于(       )
①上层建筑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认识事物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从中西部22个省份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了110.2万名生态护林员,走出了一条生态补偿脱贫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双赢”,充分体现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哲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表明(       
A.人与自然是同一的,自然能够自发满足人的要求
B.生产力包括自然要素,合理开发自然能促进社会发展
C.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只能适应自然的变化
D.人能动改造自然,自然能动补偿人的劳动
6 . 针对户政管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公安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快推进便利化改革。2023年8月3日,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全力推进全类型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工作,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多跑路”“折返跑”难题,有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这表明公安部(       
①通过变革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②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为促进经济企稳回暖,2023年四川省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按50%减征“六税两费”等36条经济举措,对四川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这体现了(     
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
②完善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③分配政策对经济复苏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4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8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等等。这反映了国家(     
①实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发认识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近年来,辽宁全力做好经济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 厂投入使用,参与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深度开发“原字号”,石化、冶金等原材料及 深加工行业补链、延链、强链工作全面推进,乙烯、PX、PTA 产能均位居全国前茅;培育壮大“新字号”,从人工智能到集成电路,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三篇大文章”(     
①说明了改革上层建筑能巩固经济基础       
②体现了改革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佐证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说明改革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3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政治试卷
10 . 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下列对“两个结合”认识正确的是(       
①“第一个结合”为解决中国的实践难题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②“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③“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④“两个结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提供根本动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