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学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42 道试题
1 . 读诗做题。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快走踏清秋。

青松

〔近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在《马诗》的横线处填写诗句,补充完整。
(2)读后发现,这两首诗都是_____(A.咏物   B.写景)诗。
(3)《马诗》表达了诗人李贺___________的志向;《青松》体现了作者陈毅元帅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形象。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二)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我会解释词语。
春城(        )            五侯(        )
2.我会用自己的话把《寒食》(一)前两句诗展现的初春美景图描绘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食》(一)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食》(一)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二)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寒食节的习俗是______________,是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而设立的节日。
5.选出跟传统节日无关的诗句:(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第十初级中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3 .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填朝代)的诗人_______
2.画横线的诗句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借景抒情B.寓情于景C.动静结合D.托物言志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①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独具一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5 . 古诗词鉴赏。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     (多选)
A.《墨梅》B.《惠崇春江晚景》
C.《滁州西涧》D.《江南春》
2024-06-0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几校联考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6 . 阅读诗歌《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完成下列小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__________,首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衔接达标检测一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í wú):香草名。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四节+古诗文阅读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8 .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在写景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四节+古诗文阅读
诗词曲鉴赏 | 适中(0.65) |
9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希望归雁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到洛阳。寄托某物来传递情感,这样的诗句并不少见。请你再写出一联古诗句,并说说作者寄所托之物传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四节+古诗文阅读
诗词曲鉴赏 | 较难(0.4) |
10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峨眉山月歌》内容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忧愤难平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出连绵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的空灵美景。
C.诗歌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点出了远游的时令,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D.“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画面。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峨眉山月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B.“入”和“流”两个动词既写出月映清江的美景,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也暗点秋夜行船。
C.“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联中,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把月亮比作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024-05-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四节+古诗文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