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与欣赏(一)阅读材料

水下世界的“奇能异士”(节选)

岳甜甜

我们的地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水球,海洋占据了地球上大约71%的面积。在广阔无边的海洋世界中,生活着许多海洋生物。那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居民”形态各异、神秘莫测,有的还有着非同寻常的生存本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海洋,去了解那些水下世界的“奇能异士”吧!

喷火鱼:可以喷出蓝色“火焰”的鱼

喷火鱼是天竺鲷属下的一种鱼,也叫暗色天竺鲷,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和印度洋中。它的体长约20厘米,会喷出蓝色的“火焰”。

大家可能在想,喷火鱼为什么能喷出蓝色“火焰”呢?这是因为喷火鱼十分喜欢吃介形虫。介形虫被吞食时,它们特殊的腺体会产生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液体,当这两种液体混合时,会发出蓝色的冷光。所以,当喷火鱼将介形虫吐出来时,看上去就像在“喷火”一样。

喷火鱼为什么要将介形虫吐出来呢?实际上是为了自保。假设喷火鱼吞食了过多的介形虫,介形虫产生的发光液体会将喷火鱼的身体照亮,使喷火鱼像个透明的蓝色小灯笼,这会让喷火鱼更容易引起天敌的注意,成为其他动物口中的美食。所以,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喷火鱼不得不吐出一部分到嘴的介形虫。

红唇蝙蝠鱼:                                                              

红唇蝙蝠鱼主要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它的长相十分怪异,体长可达25厘米,身体扁扁的,体色一般为浅棕色,长着一张极其显眼的红色嘴巴,它也因为这张“烈焰红唇”而闻名世界。此外,在它头上还长着一个由背鳍演变形成的突起的“角”,它会利用头部上方的这个“角”诱捕猎物,通常以小鱼及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不过,比长相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红唇蝙蝠鱼的活动方式。身为一条鱼,它的游泳能力很差,平时居然喜欢用“走路”的方式行动。它的四个胸鳍如同四条“腿”,让它能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爬行。虽然它长相怪异,但“走路”的姿态还是挺优美的。

海蝴蝶:                                                                      

你见过“长着翅膀”的蜗牛吗?今天,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海洋中最美丽的蜗牛之一——海蝴蝶。

看到海蝴蝶这个名字,大家或许会猜测它是海洋里的蝴蝶。不过,它可不是真正的蝴蝶,而是一种个头很小,体长一般在1厘米左右的蜗牛。与其他蜗牛不同,大多数海蝴蝶是没有

壳的,或者只有薄薄的纤细透明壳。

另外,海蝴蝶的活动方式也与大多数蜗牛不同,它们不会在地上爬行,而是在水里游来游去。在海蝴蝶的身体两侧,有一对像翅膀一样的翼状瓣,这一对翼状瓣会不断地滑动,帮助海蝴蝶游泳。

(选自《意林·少年版》2021年第24期)

1.结合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水下世界的“奇能异士”是指那些生活在海洋里形态各异、神秘莫测、生存本领异常的“居民”。
B.喷火鱼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寒带海域和印度洋中。
C.海蝴蝶是海洋里的蝴蝶,是真正的蝴蝶。
D.红唇蝙蝠鱼会利用头部上方的这个“角”诱捕猎物,通常以小鱼及有脊椎动物等为食。
2.让红唇蝙蝠鱼闻名世界的原因是下列哪一项?(       
A.身体扁扁的B.体长25厘米
C.体色浅棕色D.红色嘴巴
3.“它的四个胸鳍如同四条‘腿’,让它能在海底自由自在地爬行”。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列哪一项?(       
A.举例子B.作比较
C.列数字D.打比方
4.请把文中的小标题补充完整。
红唇蝙蝠鱼:____________;海蝴蝶: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了说明海蝴蝶的体型与活动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喷火鱼是天竺鲷属下的一种鱼,也叫暗色天竺鲷,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和印度洋中。” 这句中的“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介绍的这些鱼,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孤独之旅》,回答问题。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而磨难他的,正是这些由他和父亲精心照料而长得如此肥硕的鸭子。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阳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等父子俩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它时,一阵旋风,几乎将鸭栏卷到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因为他看到,鸭群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记了父亲,朝一股鸭子追去。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中,仓皇逃窜着。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拔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然而这群平时很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都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冻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苇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回应。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莲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正在芦苇上静静地躺着的杜小康。不知是太困了,还是他又饿又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将他叫醒。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

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

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他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选自《草房子》,有删改)

1.杜小康受到的“磨难”是(        
①狂风暴雨②鸭群走散③迷路④同年龄人的取笑⑤父亲责骂⑥被芦苇刺痛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⑥
2.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杜小康迷路”的情节点是在(          
①狂风暴雨 ②鸭群走散 ③雨过天晴 ④鸭下蛋了
A.在①之前B.①②之间C.②③之间D.③④之间
3.文章多处运用了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如果文章末尾需加入一段景物描写,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A.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随风摇曳着,谱写出生命的赞歌。
B.转眼天已经要黑了,天空中只剩下了一点点残红,像咳出来的血似的。
C.渐渐地,暴风雨又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仿佛世界已到末日。
D.八月的这一天里,阳光却仿佛失去了温度,微凉直沁父子俩的心里。
4.第11自然段中提到“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他”为什么觉得自己长大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城市的标识(节选)

张抗抗

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胞胎了。

假如你在一个傍晚被掳掠到某地,你被关在一所封闭的房间里,仅仅依靠视线所及的建筑物和街道,你根本无法辨别自己的所在之处。你会发现这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它们彼此之间竟然是如此相像。

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找不到回家的路。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南,是杭州的标识。

后来你看见了一排树,整整一条街的两侧,宽大茂密的树叶,如一条长廊遮挡了阳光,马路被灰黑色的图案覆盖了,那是树叶的光影。你明白你是在南京,但也许是上海。全程遍布蔚为壮观的法国梧桐,就像一排排绿色的盘扣,将城市偌大的袍子扣紧了。

你看见了,街中央有一座绿色的小岛,垂挂着浅褐色的流苏样密密的枝条,构成一片完整的森林:那是榕树——你在福州或是广州。你看见婀娜苗条的椰树——你是在海口。你看见街边重重叠叠挺拔苍劲的油松——那是在长春。你看见一种树冠修整成一个圆球的矮树,那样的玲珑精致,那是你从未见过的圆冠榆——那是新疆喀什市特有的标识。

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也许有一天,树将成为城市的灵魂。

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吧,那是大自然留给我们最后的馈赠,也是城市仅存的个性了。

1.树不仅是城市的_______ ,更将是城市的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旨是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崇尚。
B.不要因现代文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C.要爱护树木,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会更美好。
D.城市与城市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树。
3.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4.作者列举我国城市所具有的树木的品种的目的是(       
A.突出树木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在任何城市都能生长
B.说明树木的生存范围广
C.显示出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风貌,流露出骄傲自豪之情
D.突出树是每座城市不可置换的标识
5.作者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像多胞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短文内容,请归纳出树对城市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素养测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与欣赏。

下雪的声音(节选)

金波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

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但是,如果你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天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贴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母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以耳倾听,不如以心感受。

1.文中加点的满天的玉片银屑”指的是(    
A.雪花B.树叶C.玉片D.银屑
2.如果要给文中“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中的“窸窸窣窣”换一个词,下列哪个词语最合适(    
A.偷偷摸摸B.蹦蹦跳跳C.匆匆忙忙D.轻轻悄悄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
B.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翠窣地走来。
C.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4.下雪的声音不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因为_______________;也不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雪的声音微弱得几近无声,我们怎样才能听到呢?(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下雪的声音吗?请说说理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0更新 | 220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好的故事》文段,回答问题。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         )   陡然(         )   昏暗(        )   昏沉(        )
2.文段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文,判断对错。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是个比喻句。 (         )
(2)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事,可现实是“昏暗的夜”,所以只能在梦中看见。但作者坚信他看见了“好的故事” 。 (        )
(3)作者生活的现实是美好的,因此,好的故事也是真实的。 (        )
4.“何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昏沉的夜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完成后面的练习。

做毽子(片段)

我们小时候踢的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铜钱,大小厚薄相同,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子托上缝上鸡毛,并把鸡毛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一定要使鸡毛向上直挺,便做好一只毽子了。这和把鸡毛插在鹅毛管中相比,踢起来尤为得劲儿。

1.阅读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可以运用_____________的阅读方法。
2.结合短文内容,完成表格填写。
毽子制作指南
材料_________
做法_________
注意事项_________

2023-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观舞记(节选)

冰心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pín)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槊(càn)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安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涅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看过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风!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仅表现神和人,还表现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虎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mán)斗薮(sǒu)龙蛇动“来包括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盛怒 喜乐 哀愁 娇羞
2.短文第3自然段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 描写和 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姿。其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精妙的舞蹈,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作者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目的是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舞者舞蹈时最高境界的语句。
5.下列是对短文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将难以表现的舞台艺术描绘得形象生动。
B.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
C.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优美的诗歌故事,让人跨越隔阂,心灵相通。
D.开始时,从卡拉玛的动作、神态的表现中,我们就领悟了舞蹈故事的内容。
2023-01-29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素养测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

风筝(节选)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①,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②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③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挪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④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⑤。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注释】①他:现在写作“它”。②发见:现在写作“发现”。③胡蝶:现在写作“蝴蝶”。④偶而:现在写作“偶尔”。⑤天使:这里是指儿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1.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与“苦心孤诣”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A.失声痛哭B.费尽心机C.苦口婆心D.孤苦伶仃
3.读短文最后一句话,“我”的心为什么“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A.“我”为自己当年毁掉弟弟的风筝而自责。
B.“我”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而害怕。
C.弟弟爱玩风筝没出息,“我”很生气。
D.“我”喜欢以大欺小。
4.读短文画“——”的部分,你赞同这种说法吗?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阅读链接】,说说短文中的鲁迅和《好的故事》中的鲁迅有什么不同。
【阅读链接】 《好的故事》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昏暗,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也在迫害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得很艰苦。他(鲁迅)从不向读者隐藏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课外阅读我能行。

乌鸦唱歌(节选)

这天,列那来到一个草原上,草原的边上有一条小河,小河边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毛榉。这里清澈的河水吸引了列那,列那跳到河里洗了个澡,再躺在草地上,哈,可真舒服啊!可是,这时候肚子又不争气地开始叫了,他必须去寻找食物。

不远处,有一个农家小院,院里晒着许多乳酪。乌鸦田斯令被乳酪的香味儿吸引,在空中飞来飞去。趁农妇暂时离开的空当儿,他迅速抖动翅膀,飞快地俯冲下去,叼起一块乳酪就飞走了。农妇正好从屋里出来,看见乌鸦偷走了乳酪,就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向乌鸦掷去,口中大声嚷着:“臭乌鸦,无赖!放下我的乳酪!”乌鸦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乌鸦飞到毛榉的粗枝上,迫不及待地拿出乳酪仔细地品尝着。当他用力啄乳酪的表皮时,几块碎渣掉到地上,正好掉到蹲在树下寻找食物的列那面前。

列那抬头看见乌鸦正在树上美滋滋地吃着乳酪,他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他暗自高兴:“今天的早餐又找到了。哈哈!”

“田斯令,你好!在这美丽的早晨见到你真是高兴。我还记得你的父亲罗赫特爵爷,他的歌声多美妙啊。我想你一定比你父亲更棒吧,你能为我高歌一曲吗?”

田斯令听了列那奉承的话,高兴极了,他禁不住哇哇地叫了几声。

“啊!你唱得太好听了,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把嗓门再提高一些。”列那说。

田斯令被夸得有点儿忘乎所以了。他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音乐家,按照列那所说的把嗓门提到了最高,用尽全力,发出最尖的叫声。

列那说:“这一次唱得更好了,我们伟大的音乐家,如果你戒吃核桃,那么你的声音就会更加悦耳的。我太喜欢你唱歌啦,再给我唱几首吧。”

虚荣心使田斯令更加激动,他使出全身力量,高声唱了起来。然而他忘记了手里的乳酪,手一松,乳酪掉了下去,不偏不斜地掉到了列那的脚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忘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把画横线的地方进一步展开,补充乌鸦的心理活动。根据短文内容揣摩乌鸦的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唱家的声音也不过如此,今后歌唱家行列里也有我田斯令了。
B.我是伟大的音乐家,我一定唱出最好的声音,一定能赛过百灵鸟。
C.我是音乐家了!我是音乐家了!嗯,我一定要唱得更好,让狐狸听听。
D.我唱得还不够好,应该跟百灵鸟认真学习才行。
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价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课外阅读。

王寒冰告诉李老师:“张明折下了丁香花枝,看到我后扔到了地上。”张明(辩解   辩论)说丁香花枝本来就在地上,他没有折。

李老师捡起丁香花枝看了看,又抬头看张明——张明没背书包,低着头搓着手。

李老师想:“看来张明的确折了丁香花。他不承认,是担心我会严厉批评他。我应该了解清楚他折丁香花的动机,有针对性地给他讲道理,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想到这里,李老师(和颜悦色   暴跳如雷)地说:“张明同学从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今天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呢?能说说原因吗?”

张明抬起头,说:“我下午放学回到家,奶奶对我说,她下午路过学校,看到校园里的丁香花开了,想起了老家院子里的丁香花,很想老家。我二话没说,跑回了学校……”

李老师拍拍张明的肩头,把花递到张明手里,说:“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把花拿回家给奶奶看吧。后面你陪着奶奶来学校看丁香花,但不要折丁香花了。丁香花是给大家看的,大家都应该爱护。”

张明冲李老师鞠了一躬,说:“谢谢老师,我一定照您说的做。”他又转向王寒冰,(忠诚   诚恳)地说:“对不起班长,我不该对你撒谎。今后我跟你一起保护丁香花。”

王寒冰拉着张明的手,说:“我今天说话太激动,请你原谅。”

李老师看着他俩,开心地笑了。

作者:邹士成

1.用“╲”画出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李老师根据什么判断张明的确折了丁香花?找出有关语句,画上横线。
3.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方法,表现出李老师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张明为什么摘丁香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老师为什么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拓展提高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