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那个星期天》选段,完成练习。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与下面的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耽误——______             阴郁——______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这句话中的“我”不哭不闹,默默地看着,表现了“我”______
3.选文的最后,“我”这时到底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回答问题。
(1)“我”盼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现代文阅读。

①这些保尔全看见了。当他正打算睡一会儿的时候,他忽然看见那勤务兵走进中尉的房间,挂上了主人脱下的军服,推开了朝花园的窗子,收拾好了屋子,就走出去,随手把门关上。不大一会儿,保尔就看见他在拴着马的马厩里了。

②保尔向那敞开的窗户望去,整个房间都看得一清二楚。桌子上放着皮带和一件发亮的东西。

③受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保尔悄悄地攀住樱桃树,溜到列辛斯基家的花园里。他弯着腰,飞快地走到那敞开的窗户跟前。他往屋子里看了一眼。桌子上放着的正是一条有刀鞘和枪套的皮带,枪套里装着一支很漂亮的十二响的"曼利赫尔"手枪。

④保尔沉不住气了。经过瞬间激烈的斗争,他的不顾一切的胆量终于驱使他弯着身子,跳进房里,握住枪套,迅速抽出那支崭新的黑手枪,跳进了花园。他匆忙向周围环视了一下,小心地把手枪插进口袋,然后就跳过花园,像猴子似的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他又回头看了一下,那勤务兵正在一心一意地跟马夫谈话。花园里静悄悄……他马上溜下板棚跑回家。

1.文段选自长篇小说《_________》,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保尔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了文段中画“﹏﹏﹏”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1.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事件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鲁滨逊流落荒岛之后,还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让他在岛上顽强生活了28年。
2.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已经适应了荒岛上的生活。
B.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时间很长。
C.这句话说明鲁滨逊在荒岛上过得很自在,他留恋这里的生活,不愿回到祖国。
3.联系整本书,请你对鲁滨逊这个人物作出简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整本书内容,想一想:鲁滨逊的非凡经历,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李楠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对下面这个片断特别感兴趣,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看到陶器烧得红透后,我看见其中一只虽然没有破裂,但已开始熔化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减去火力,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当我发现我已制成了一只能耐火的锅子时,我的快乐真是无可比拟的,我等不及让锅子完全冷透。就急不可耐地把其中一只放到火上。

1.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把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要点梳理清楚。
_________→制作小器皿→_________
2.上面的三部分内容,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面市后,吸引了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评论,普雷兹教授是这样评价的:
《鲁滨逊漂流记》不仅是精彩的小说,也是深刻的哲理,充满了智慧与真理。它所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即使一个人受到挫折,因为勇敢、真诚和友爱对于拯救自己是必不可少的。
在你的眼里这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请你也试着写一段书评吧。
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7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整本书阅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梗概:

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四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尔等人,驾驶自己的游船去寻找和营救。

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通,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

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通丢弃在太平洋荒凉的玛丽亚泰勒萨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

节选:

塔卡夫像野兽在笼子里一样,在院子里兜了一个圈子,然后突然跑到他的马跟前,马已急得不耐烦了。他仔仔细细地给马戴上鞍辔。咆哮声在继续增高,他仿佛毫不在乎。

格里那凡爵士看到他这样做,心里又悲痛又恐慌。“他要丢下我们了!”他看见塔卡夫马上就要上马,便脱口叫起来。“他嘛!永远不会丢下我们!”罗伯尔说。

当塔卡夫揪住马鬃的时候,格里那凡爵士用急躁的手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走吗?”他说,指点着当时无狼的那片原野。“是的!”塔卡夫回答。

这里,格里那凡爵士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向罗伯尔解释说:“罗伯尔!我的孩子!你晓得吗?!他要为我们牺牲自己!他要向别处奔去,引狼群追他!”

格里那凡爵士转过头来又对塔卡夫说:“我们一同跑吧。”他一面说,一面指着那两匹惊得紧靠在柱边的马。“不能,”塔卡夫会意,回答说,“不能。劣马,惊了。桃迦,好马。”

格里那凡一把抓住桃迦的缰绳说:“让我来!”“不能!”塔卡夫镇定地回答。“我一定要去!”格里那凡夺过缰绳叫着,“让我去!你救这孩子!我把他托付给你,塔卡夫!”

格里那凡要去,塔卡夫不肯。两人的争执延长下去,危险一秒一秒地逼近。院后的树桩被狼又抓又咬,快要断了。

塔卡夫把格里那凡拉到院口,指着无狼的那一片原野,用激动的语言说他了解到事不宜迟,骑马诱狼的计策万一不成功,留下的人危险更大;又说只有他懂桃迦的性情,可以利用它矫健迅速的特长来谋求大家的安全。格里那凡糊涂了,非要自己去不可。突然,他被猛烈地推到旁边去了。桃迦蹦起来,前蹄悬空,急不可待地一跳,跃过火线和一排狼尸。

“原谅我,爵士!”说时迟,那时快,他们二人几乎望不到罗伯尔,他已经扒在马背上,抓住马鬃,消失在黑暗中。

“糊涂的孩子啊!罗伯尔!”格里那凡爵士叫着。

一片骇人的咆哮同时爆发了。原来红狼一窝蜂似的涌去追那匹马,一致向西跑去,快得如同鬼影一般。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事不宜迟:____________
急不可待:____________
2.默读梗概,想想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遇到的人和事,完成历险路线图。
发现求救信→(        )(          )(          )(         )→返回欧洲
3.读下面的例句,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特点。再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原来红狼一窝蜂似的涌去追那匹马,一致向西跑去,快得如同鬼影一般
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节选内容,你觉得罗伯尔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从……,可以看出罗伯尔是一个……的人”句式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5.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六年级班级内开展了“名著阅读读书会”,请你即兴发言,结合读过的名著小说,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后面的练习。

《红岩》(节选)

①一阵狂风卷过,寒气阵阵袭来,矗立在签子门边的余新江浑身发冷,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屋瓦上响起了“哗哗哗”的声音,击打在人的心上。

A:“是暴雨?”这声音比暴雨更响,更加嘈杂,更加猛烈。“冰雹!”余新江听见有人悄声喊着,他也侧耳听那屋瓦上的响声。在沉静的寒气里,在劈打屋顶的冰雹急响中,忽然听出一种隆隆的轰鸣。这声音夹杂在冰雹之中,时大时小。

③余新江渐渐想起,刚才在冰雹之前的狂风呼啸中,似乎也曾听到这种响声,只是不如现在这样清晰,这样接近;因为他专注地观察敌人,所以未曾引起注意。这隆隆的轰鸣,是风雪中的雷声么?余新江暗自猜想着:在这隆冬季节,不该出现雷鸣啊!难道是敌人爆破工厂,毁灭山城么?

忽然,余新江冰冷的脸上,露出狂喜,他的手里激动得冒出了汗水。B他忽然一转身,面对着全牢房的人,眼里不可抑制地涌出滚烫的泪水。 

⑤“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

(有删改)

【阅读链接】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片段节选自《红岩》第二十九章,社会背景是解放前的重庆,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的炮声已隐约可闻。国民党反动统治大势已去,疯狂屠杀革命志士。山城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此时雾都隆冬已至,雾霭阴沉、寒气袭人。革命者余新江和同一牢房的难友,还有别的牢房的同志,他们患难与共、团结战斗,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

1.结合文章,借助导图梳理余新江听到声响后内心情绪变化。

2.结合第1自然段判断,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境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特定空间,因此脱离了特定环境分析人物是不合理的。
B.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压抑绝望的氛围,为后文情节发生做了铺垫。
C.“矗立”这一词用词精当,表现了余新江坚毅顽强、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3.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语言非常有表现力,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和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理解,请选择句子A或B进行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4自然段发挥想象,“露出狂喜”的余新江此时面对着恶劣的牢狱环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文章和阅读链接,结合“理想和信念”主题,你应该有很多阅读感受,写下来和同伴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名著阅读。

(汤姆被罚刷墙,却装出一副喜欢刷墙的样子,引得贝恩也想试试。)

①“不行——不行——我想这大概是不行的,贝恩。你要知道,波莉姨妈对这个围墙是很讲究的——这是当街的地方呀,你明白吧——要是后面的围墙,那我倒不在乎,她也不在乎。她对这道围墙可是讲究得要命,这是一定要刷得很仔细的;我想一千个孩子里面,也许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来,能够把它刷得叫波莉阿姨满意的。”

②“真的吗?不要紧——让我试试吧。我只试着刷一点儿——汤姆,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让你试的。”

③“贝恩,我倒是愿意的,可是波莉阿姨——唉,吉姆想干,可是她不叫他干;席德也想干,她也不叫他干。那么你看我多么为难,要是让你来弄这道墙,万一出点儿什么事,那……”

④“得了,没事儿的,我也会非常小心的。让我试试。这么着——我把苹果核给你。”

⑤“好吧,那就……啊,不行,贝恩,算了吧。我就怕……”

⑥“我把苹果全给你吃!”

⑦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出不情愿的神情,心里可是快活得很。

1.通过阅读我知道选文选自外国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给选文拟定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选文运用了大量的_____,可以让我们想象到汤姆说话时的表情是________.
A.动作描写 若无其事B.语言描写   一本正经C.语言描写   嬉皮笑脸
4.“汤姆把刷子让给贝恩,脸上显出不情愿的神情,心里可是快活得很。”此刻的汤姆也许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       )(多选)
A.阅读外国名著时,我们不需要了解有关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资料。
B.阅读外国名著先大致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C.阅读外国名著时,先仔细阅读目录,以便了解文章的章节和大致内容。
D.阅读外国名著时,还要注意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以便更好地读进书中。
2024-05-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腊八粥(节选)

①“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②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③“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④“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
2.选文中,粥的________在八儿的意料之外。
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妈妈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4.选文第2自然段中,________“融掉了”,________“肿胀”,________“脱了它的红外套”,________“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详细描写了________的样子。
5.选文主要写了什么_____
2024-05-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西郭城镇中心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题目。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本课主要写了___________两件事,其中_____这件事写得比较详细。
3.你最喜爱的食物是什么?想一想这种食物的外观、材料、味道、做法,模仿这段话,简要写一写。
_______
2024-05-1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课内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柱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选文中鲁滨逊想要实现的目标是__________,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困难。
2.画“______”的句子中,“几乎花了一年工夫”说明对鲁滨逊来说,建房______,这体现出鲁滨逊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的内容大致对应下面“梗概”中的哪句话?(  )
A.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
B.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
C.(鲁滨逊)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D.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
2024-05-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