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

童年(节选)

马克西姆•高尔基

①外公那干瘦但却匀称的身躯偎依着我,他讲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艰苦岁月。他用词很粗鲁,难懂,但讲得很流畅,很有条理。

②他那双绿莹莹的眼睛充满着热情,闪闪发光,金色的绒毛欢乐地竖起来;他那尖尖的嗓音变得又粗又重,对着我的脸吹嘘起来:

③“你到这里来坐的是轮船,是蒸汽送你来的,可是我年轻的时候,得靠自己的力气拉纤,在伏尔加河上逆水行船。船在水里走,我赤着脚在岸上拉纤,踩着又尖又利的碎石子,就这样从日出到黑夜,不停地拉呀,拉呀。太阳晒的后脑壳直冒油,脑袋里像烧化的生铁似的,可还得不停地拉,腰弯的头点地,弯的浑身骨头‘格格’响,汗流满面,汗浸的睁不开眼,看不见路,心里直想哭,眼泪不住地流。阿廖沙,你要知道,什么话也不能说!只能埋头拉纤,不停地走。有时候滑脱了纤索跌倒了,跌个嘴啃泥,这倒该高兴,力气都用尽了,跌一跤也能喘口气,歇那么一小会儿。……就这样,我沿着伏尔加河这条母亲河的河岸走了三趟:从辛比尔斯克到雷宾斯克;从萨拉托夫到这里;又从阿斯特拉罕到马卡里耶夫的集市。这三趟足足有几千俄里!到了第四个年头,我就当上了驳船上的工长,因为我向老板显示出聪明才干……”

④听着外公讲述,我仿佛觉得他像一朵云彩似的迅速变大,由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变成了童话中的大力士,他一个人用纤绳拉着一条巨大的灰色货船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

⑤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双手,给我表演纤夫们拉着纤索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一面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他的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他继续讲下去:

⑥“你听着,阿廖沙,当我们停下来,休息歇脚的时候,那情景就不同啦。夏天的傍晚,在日古里镇附近,我们通常是在那座绿山脚下找一个地方,生起篝火,在篝火上煮稀饭,一个穷苦的纤夫唱起了心爱的歌谣,所有的人也都跟着他嚎叫起来,喊声震耳,让你听了浑身直打颤。这时,伏尔加河的流水就仿佛流得更快了,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直冲云霄!这时,一切的痛苦都像尘土似的随风而去。有时候,大伙儿只顾唱歌了,锅里的稀饭溢出来,那个专管煮饭的纤夫头上就得挨勺把子。玩耍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但不能忘了该做的事!”

⑦有人朝屋里探了几次头,叫外公出去,可是每次都被我拦住了,我请求道:

⑧“不要走!”

⑨外公总是微笑着朝人们挥挥手,说:

⑩“再等一会儿……”

1.“外公”给阿廖沙讲了哪两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自然段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 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外公 _________的一面。
3.结合选文的两个场景,注意“外公”说话的语气,写一写对“外公”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的语句属于小说中的什么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______”语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试着说一说其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课外现代文阅读。

小石匠

①今天,“小石匠”到家里来访过我们了。他穿着他父亲穿旧的衣服,满身都沾着石粉与石灰。他如约到我们家里,我很快活,我父亲也欢喜。

②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一进门就脱去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小步缓慢地到了里面,脸像苹果一样,轻声呼吸着,并注视着一切。等走进食堂,把周围陈设打量了一会儿,看到一幅滑稽()画他忍不住装了一次鬼脸,他那鬼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③我们做积木的游戏。“小石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坚忍不倦地认真去做,样子居然像大人。他一边玩着积木,一边乐滋滋地告诉我他家里的事情:他家只有一间屋阁,父亲夜间进夜校,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我看他父母必定是很爱他的。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了的地方缝补得很妥帖,像领带,如果不经母亲的手,断不能补得那样整齐好看。

④到了四时,我们坐在椅子上吃牛油面包。等他离开椅子时,我看见他上衣上粘着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不知为什么,父亲忽然挡住了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偷偷地拭净了。【父亲为什么要阻止我?】

⑤我们在游戏中,“小石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帮他缝补,他红了脸在旁看着。

⑥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他模仿画上的搞笑的表情,引得父亲也大笑了。回去的时候,他非常兴奋,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帽子。我送他出门,他又扮出一副搞笑表情当作答礼。他名叫安东尼,年纪八岁。

——《爱的教育》节选

(1)文中第④自然段提出一个问题,下列关于这个问题理解错误的是    
A.因为如果“我”在朋友面前擦拭,会让他觉得“我”责怪他把椅子弄脏了。
B.因为父亲担心“我”擦不干净,所以他要自己擦。
C.父亲教育“我”要学会爱,一他是“我”同学,二他是劳动者的儿子。
(2)你能针对短文提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中描写“小石匠”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想想“小石匠”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写下面的表格。
“小石匠”心情摘录文章关键词句
紧张               _________            
认真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石匠”上衣的纽扣忽然落下了一个,我母亲帮他缝补,他红了脸在旁看着。
               _______            他非常兴奋,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帽子。
(4)故事中“我”“父亲”与“小石匠”三人,你更喜欢谁,结合故事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大家对“小石匠”的爱?请找出两处,谈谈你对爱的理解。
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

雪墙

文/魏永贵

①99号楼的供暖锅炉在天空第一次飘雪花的时候轰隆启动了。从早晨四点半到晚上九点半一直发出呼呼啦啦的吼声。不时还有一辆卡车碾过楼侧的地面,轰隆隆向锅炉房倾倒黑煤,于是粗大的烟囱冒出的黑烟和着呼呼啦啦的吼声,随西北风压向99号楼

②供暖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二十几家的防盗门被人一一敲响了。这个露着七分微笑三分乞求的人是新搬来的101,起草了一份状子,要起诉供热公司的供暖房噪音过大,影响居民生活,要求赔偿损失并改造锅炉减少噪音。请大家在状纸上签名。

③大家都不耐烦,觉得这个已届中年的101是小题大做,都说:忍一忍吧,你是初来乍到,习惯就好了。101不服气,说:“我测过这锅炉声,分贝太高,属于噪音,我们已经受到侵害。我几次打电话到供热公司,他们让我到法庭告去。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合法权益。”面对101的理论,99号楼的主人们在哈欠声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吧好吧,你就代表咱们告吧。”

④两天后正赶上一场大雪,天寒地冻,99号楼的暖气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起来,随后的一个星期,暖气片干脆生冷冰凉。打电话到供热公司询问终究,答复说:“去问你们同楼的101吧。”

⑤99号楼的居民们听懂了供热公司的弦外之音,纷纷去敲101的门。101听罢歉意地一笑说:“对不起诸位,但是错的不是我们。供热公司竟然以这种方式报复,咱们更不能让步,这场官司非打不可!”

⑥第二天暖气还是不热,101室的天花板便叮叮当当一直响个不停。101敲开了201的防盗门。201陪着笑说:“不好意思,屋里太冷只好跺脚取暖,再注意点儿就是。”等101走回自己的屋子,天花板上的跺脚声更是一阵紧过一阵。

⑦几天后的一个晚上,99号楼的居民们突然感觉久违的暖气又回来了,而且比先前还热。锅炉的声音比以前小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当天晚上从本市电视台《热点透视》栏目里看见了101。当夜,各家的防盗门又被101一一敲开。这次他是来送供热公司的赔偿费的。来到了201户,主人端上热茶,红着脸说:“兄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101说:“踩跺脚其实没什么,那几天冷得受不了,我也是直跺脚。”

⑧几天后又下了一场大雪,天亮后,那雪把一号楼快封住了。人们很奇怪,要在以往这雪早被101铲走了。被堵在楼道的人们便想起101,只有101有工具。于是去敲门,许久没有动静。眼尖的在门上看见一张纸条:我搬家了,有事请电101101。落款时间已是两天前。

⑨人们都愣了。面对眼前这堵半人高的雪墙,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1)小说的环境“会说话”,文章中画“     ”的环境描写,以下哪些是它真正在说的“话”呢?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①它说明当时天气特别冷,人们急需供暖。(     )

②它表明99号楼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为下文101维权埋下伏笔。(     )

③它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文中的“弦外之音”指的是__________;关于“跺脚”的事,201表面上说_______,其实是________
(3)请阅读2﹣7自然段,抓住关键句,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情节。

从上图的对比中,你觉得101是怎样的人呢?           


(4)关于“雪墙”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雪墙”既是指封门的雪堆,又暗指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B.“雪墙”是99号楼的居民们最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的线索。
C.“雪墙”指雪下得很大,厚得像堵墙,所以才更需要供暖。
D.“雪墙”之所以还存在着,是因为101没有及时将它铲走。

(5)有三位同学为这篇小小说补充了结尾,你最喜欢哪一个?在横线上写出理由。如果你有更理想的结尾,也可以写下来。

A.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01打电话求救。

B.幸亏太阳出来了,使雪墙变矮了许多,人们终于可以跨过或爬进爬出了。

C.当晚,99号楼的住户的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竟是201,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雪墙又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

②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圆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本片段选自_______写的《少年闰土》。把第①自然段的内容想象成一幅画,可以给这幅画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
2.从第①自然段中描写闰土动作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到一个_____的闰土。
3.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日日盼望”“好容易”反映了“我”_____的心情。从画线部分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的少年。
2024-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判断题 | 适中(0.65) |

5 .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也有生活的影子。《桥》《好的故事》都是小说。( )

2024-03-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

成功

①艾斯山上,有一头凶猛狡猾的野猪。

②据村里老人讲,艾斯山上密林丛中的老虎、黑熊、野狼等猛兽统统都不是这头野猪的对手!在村民的眼中,这头野猪简直就是妖精的转世和恶魔的化身,因为还从来没有哪个猎人能够成功猎杀这头野猪。

③两位血气方刚的年轻猎人桑克和杰西偏就不信这个邪。他俩从小就是好朋友,又都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什么都比,比如说吃的东西要比,戴的胸坠要比,枪法的准头要比,就连打过的猎物多少也要比一比。

④这一次,两个小伙子执意上山要与这头野猪“真刀实枪”地较量一番,他俩倒要看看:到底是那头凶猛异常狡猾异常的野猪更胜一筹,还是两位枪法和胆识均是一流的年轻猎人技高一招?

⑤脸上写满了沧桑的老酋长劝他们:“孩子们,不要冲动了!村子里有多少猎人雄心勃勃地去狩猎,都是有去无还。你们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⑥桑克和杰西都微笑着摇了摇头,很明显,他们并没有接受老酋长的意见。

⑦巧舌如簧的媒婆劝他们:“你们还没有结婚,何必让你们的父母为你们牵挂操心呢?再说了,你们要是死了,年轻貌美的姑娘们到哪里去嫁像你们这样英俊威猛的勇士呢?”

⑧桑克和杰西还是微笑着平静地摇了摇头,然后扛起了猎枪,头也不回地向着艾斯山进发了……

⑨两位年轻的猎人越过了峡谷沟壑,穿过了原野丛林,又攀过了陡峭绝壁……在走入一片黑漆漆密林深处的时候,已近黄昏。正当疲惫不堪的两人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那头野猪竟如旋风般猛冲过来,还没等两人举枪,顷刻间就将桑克撞翻在地,用灵活的蹄子狠狠地蹬向桑克的左腿。接着,又将杰西拱翻在地,随即用獠牙豁开了杰西右腿的小腿肚子。

⑩当桑克和杰西彼此搀扶着,呻吟着,再次出现在艾斯村的时候,村民们的嘲笑声和奚落声瞬间便将两个人淹没了。两位年轻的猎人此时灰头土脸,遍身血污,出发前的意气风发和威风八面早已荡然无存。

上帝似乎对桑克和杰西很公平。这次狩猎经历,让桑克失去了左腿,让杰西失去了右腿,可谓是不偏不倚。

此后,心灰意冷的桑克彻底放弃了猎人这个职业,改行做了木匠,过上了平淡庸常的日子。而杰西一心想要复仇,他开始更加疯狂地练起了左腿的腿力、臂力、体力、耐力以及枪法,并在一年后如愿以偿为自己的右腿装上了假肢。

转眼十年时间过去了。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狩猎失败和继续努力后,有一天,杰西终于举起了猎枪,聚焦,瞄准,将那头野猪一枪爆了头。看到野猪头顶那朵绽放的殷红殷红的血花,杰西如同国王般得意地笑了。

成功后的杰西回到了村里,整天不是手舞足蹈,便是到酒吧饮酒作乐,并经常一边喝着酒,一边嘲笑桑克是个懦夫和胆小鬼。

一天,杰西又在酒吧奚落桑克的时候,实在听不下去的老酋长端着酒杯对杰西说:“桑克这十年为村民不知打了多少越来越成型的好家具,盖了多少越来越结实牢固的新房子。而你呢?花了十年的时间,最后也不过战胜了一头蠢猪而已……”

听了老酋长的这番话,杰西彻底沉默了。

1.通读小说,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①杰西和桑克决定上山打野猪,老酋长和媒婆先后劝阻。

______

③村民嘲笑和奚落杰西和桑克,两人意气荡然无存。

______

⑤杰西杀掉野猪,桑克成为优秀的木匠。

2.根据提示,赏析语言。

(1)“两位年轻的猎人此时灰头土脸,遍身血污,出发前的意气风发和威风八面早已荡然无存。”这句话运用了______手法,突出了两人______,也为下文______做了铺垫。

(2)“看到野猪头顶那朵绽放的殷红殷红的血花,杰西如同国王般得意地笑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运用了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

3.结尾写杰西听了老酋长的一番话后“彻底沉默了”,这一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激发读者思考,联系上文推测杰西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

4.在班级小说阅读推荐会上,你会怎样向同学们推荐阅读这篇小说?40字以上。

__________

2024-03-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节选)

我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zhān   mào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洒     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⑥“管贼么。

⑦“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huān)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⑨“他不咬人么。

⑩“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líng lì       ,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蹿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⑫“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少年闰土》选自( )写的《_____》。本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他写的一篇文章《_______》。
2.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用“√”选择正确的字。
3.文中的“检贝壳”现在写作(      ),“希奇”现在写作(       )
4.闰土给“我”讲了“雪天捕鸟”、( )( )(            )等许多有趣的事。
5.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

6.用一句话说说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少年。

_________

2024-03-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课内阅读

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的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说说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素:_______________            (2)如许:_______________
(3)单:_______________            (4)希奇:_______________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可以用成语“_______”来概括。
3.“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          
A.獾猪、刺猬和猹等小动物经常咬瓜。B.走路的人口渴了偷西瓜吃。
C.海边风大,天气不好,西瓜容易烂。
4.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请写出作者的一句关于“民魂”的名言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能体会到“我”对少年闰土的___________之情。
2024-03-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整本书阅读知多少。

童年(节选)

①有一次酒馆老板娘跟外祖父争吵过后,顺带也把外祖母骂了一通,外祖母根本没参与他们的争吵,可是她恶狠狠地骂,末了还向外祖母丢了一根胡萝卜。

②“你可真是个糊涂蛋,我的太太。”外祖母平静地对她说。而我却气坏了,决定报复这个女人。

③我绞尽脑汁想了很久,用什么东西能让这个红头发、双下巴、没眼睛的胖女人更难受。我想出来了:我盯梢发现老板娘下到酒窖里了,就把酒窖上方的顶盖关上,上了锁,然后在上面跳了个复仇之舞,把钥匙扔到房顶上,自己飞快地钻进厨房。外祖母正在做饭,她开始没明白我兴奋个什么劲儿,等弄清楚来龙去脉,她在我屁股上啪啪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让我上房顶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十分惊讶,一声不吱地把钥匙取了下来,就跑到院子的角落里,看着她把我俘获的老板娘放了出来,看着她们俩人一边友好地笑着,一边在院子里走。

④“看我怎么治你。”老板娘攥紧胖胖的拳头吓唬我,但她那胖得没有眼睛的脸上却洋溢着善意的微笑。外祖母揪着我的后脖领子,把我带到厨房,问我:

⑤“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⑥“她朝你扔胡萝卜……”

⑦“这么说你还是为了我?这样!你这个小没用的,我这就把你扔到炉子底下给老鼠,你就醒过来了!你还成了保护者,瞧瞧你像个泡泡,立马就裂了!要是我告诉你外祖父,他能把你的皮揭下来!赶紧去阁楼吧,学你的书去……”

⑧她一白天都没跟我说话,到了晚上,她在我床边坐了下来,动情地说了一些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

⑨阿廖沙,我的心肝儿,你明白吗,这是你应得的教训:别掺和大人的事,过你小孩子的日子吧!你明白吗?谁犯了什么错,这跟你没关系。受罚的是犯错的人,不是我们!

(有删改)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廖沙为什么要报复酒馆老板娘?(多选)        
A.因为酒馆老板娘跟外祖父打了一架。
B.因为酒馆老板娘骂了外祖母一通。
C.因为酒馆老板娘朝外祖母扔胡萝卜。
D.因为酒馆老板娘攥紧拳头吓唬阿廖沙。
3.从文中找出描写外祖母语言、动作的句子读一读,你认为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外祖母,小说《童年》还刻画了哪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多选)          
A.粗野自私的外祖父
B.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
C.美丽可爱的柳德米拉
D.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
5.结合《童年》这部小说,写一写外祖母给阿廖沙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综合实验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快乐读书吧。

孩子,要尊敬和热爱你的老师。爱他吧因为你的父母爱他尊敬他吧因为他献身于许多将来会忘记他的孩子们的美好事业爱他吧,因为他启迪和光耀你的智慧,培育你的心灵。将有那么一天,当你长大成人,而无论是我还是他,不在人世的时候,他的形象还将经常挨着我的影像,出现在你的脑海。那时,你就会记起在他正人君子的面庞上流露出来的某种痛苦和疲劳的神情,甚至过了三十年之后,仍会令你感到难过,感到羞愧,会因当时没有爱他甚至对他无礼而感受到痛苦。

1.在片段的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以上片段选自《爱的教育》,是__________写给_______的书信的部分内容,写这封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下列对《爱的教育》这本书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是日记体小说,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B.书中的“每月故事”讲的都是意大利战争时期的爱国故事。
C.主人公的父亲淳朴严格,更多教以责任和勇气;母亲和蔼谦虚,更多教以善心与柔爱。
D.此书以“爱”为主题,既有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爱,也有对父母、师长、朋友的爱。
4.精彩的成长故事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阅读其他小说,选一选,填序号。
(1)为了营救被日本鬼子逮捕的雨来,坐着牛车乔装成小媳妇的是(      )
A.李大叔        B.杜绍英     C.雨来的爸爸          D.李四喜
(2)《童年》中的阿廖沙和“好事情”建立了深厚友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好事情”是第一个教阿廖沙看课外书的人。
B.“好事情”性格孤僻,经常被人看作是神秘、怪异的人。
C.“好事情”是外地人,一个亲人也没有,生活非常贫穷,只穿一些破衣服。
D.“好事情”幽默风趣,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和阿廖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024-03-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地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