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3 题号:169291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年前,我居住的小区里那些曾经被精心打理的绿植,变得杂草丛生,不复往日的、绿意盎然。我时常伫立在树木前,感到树木在轻轻地、不断地呻吟:赶紧帮我修枝剪叶,浇水施肥、翻地培土吧……

于是,每天下班后,我都拿着新买的专业工具,地开启树木修复工程:培土施肥,修枝剪叶,喷药杀虫,挖坑补水。经过几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小区里的绿植已经变得,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而小区也成了一座充满魅力的花园。小区居民时不时地会驻足观看,欣赏品味,仿佛生活中又多了几分惬意。我在欣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四时有序、万物有常的感怀,更深刻地体会到,树木的春之盛、夏之壮、秋之肃,冬之凝,以及岁月之更替。

生命最好的姿态,应该像树一样笔直地矗立:一半向下延伸,在泥土里沉淀;一半向上生长,在空气中绽放。人生如树,从婴儿到暮年,历经几十个春秋冬夏,无数次的悲欢离合。树又如人生,从幼苗到枝叶繁茂,历经无数次的风吹雨打。一棵幼苗,宛如人之少年,需要浇灌、剪枝、培育。而青年人,则风雨无阻,迎风而立。一棵宛如人之中年的壮树则风雨兼程,顽强生长。一棵老树,宛如人之老年,历经风雨,满目沧桑。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和其后面句子句式一致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某中学将为高三学子举办主题为“青春、成长、感恩、责任”的“成人礼”活动,活动最后环节为“跨越成人门,开启新征程”,请你为这一环节写一段主持词。要求:语言优美,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
2019-04-25更新 | 21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是位小患者出院时向护理人员鞠躬,护理人员回鞠躬礼的图片。请你为这张图配一段解说词,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2020-11-18更新 | 7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86年初春,梵高来到了巴黎——这是一座A“现代之都,一座熙熙攘攘、瞬息万变的城市。不仅他的周遭是麦田和村舍,而是一个艺术家和画廊构成的快节奏的世界,田园奏鸣曲变声为嘈杂和喧哗。很快,他便用第一幅油彩自画像与这个世界接轨。这幅画名为《艺术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从题目上便可以看出伦勃朗《有画架的自画像》对于梵高的影响和启示。在伦勃朗的B“指引下,梵高在《艺术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中也保留了背光的角度和深桃花心木色调,右脸颊、耳端和右领背微光薄泛,光线似乎比伦勃朗的那幅画还要暗,背景虚空,阴影变化相较更为柔和,目光是坚定而锐利有神的,就像是大师画室的一个学生一样,好奇而执着地看往前路。从1887年到1888年的那个寒冬,这位画家都在竭力完成另一幅《在画架前的自画像》。在这幅画中,墨绿色的眼眸将悲伤的意味掷于虚空,看上去近乎失明,他的身体似乎僵硬如雕塑,透露着孤独的永恒——他像是被美杜莎的目光定住了,但是,从更现实的层面讲,当时梵高没钱取暖,所以这也是第一幅C“冻着了的自画像。直到2月份梵高才说自己的血液D“多多少少开始再次流动起来

1.文中有四处位置使用引号,下列选项中对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着重强调B.特定称谓C.特殊含义D.直接引用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周遭不仅是麦田和村舍,而是一个由艺术家和画廊构成的快节奏的世界,田园奏鸣曲变调为嘈杂和喧哗。
B.他的周遭不再是麦田和村舍,而是由一个艺术家和画廊构成的快节奏的世界,田园奏鸣曲变调为嘈杂和喧哗。
C.他的周遭不仅是麦田和村舍,而是由一个艺术家和画廊构成的快节奏的世界,田园奏鸣曲变调为嘈杂和喧哗。
D.他的周遭不再是麦田和村舍,而是一个由艺术家和画廊构成的快节奏的世界,田园奏鸣曲变调为嘈杂和喧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2-07-04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