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能与电能 > 化学电源 > 新型电池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11794632
已知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Fe+Li2S,LiPF6·SO(CH3)2为电解质,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b中NaCl溶液浓度变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中,电子由FeS极流向Li极
B.当电路中转移1mole时,b室离子数增加NA
C.离子交换膜m为阳离子交换膜
D.若将图中n膜去掉,将b、c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不会改变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反电渗析是用离子交换膜将海水与淡水隔开,阴阳离子在溶液中定向移动将盐差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流由钛电极经负载、石墨电极、电解质溶液回到钛电极
B.CM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M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该电池经过放电后,ac 出口变为淡水,bd出口变为海水
D.该装置由于未涉及化学能转换,故不是有效的电池
2022-09-06更新 | 423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二次电池,在潮湿条件下的放电反应:,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放电时,由负极向正极迁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Mg电极接外电源的正极
B.放电时,电子由镁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电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放电时,在正极被还原,标准状况下,每消耗6.72L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mol
2024-04-11更新 | 77次组卷
多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予浙江大学教授合作,首次探究了在完全无水环境下电池体系的充、放电机理。其采用作为正极催化剂,调控电化学氧化还原路径,将放电产物调节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能降低负极反应的活化能
B.充电时,每转移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44g
C.放电时,副产物可能有
D.充电时,极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
2022-12-17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