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课题例题浙科版选择性必修二3.6生态系统中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
浙江 高二 课堂例题 2023-09-15 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 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可划分为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以及杂食线虫4个营养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
B.植物寄生线虫在土壤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土壤线虫食性多样化,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线虫在土壤不同深度的分布与其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相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下图为河流生态系统受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溶解氧减少,与A点相比,B点需氧型细菌和藻类的数量增多
B.BC段中有机物分解形成的无机物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C.CD段河流得到净化与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
D.流经该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一部分来自污水中的有机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效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应尽量减少垃圾的生成
B.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作为禽畜和鱼类的食物,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
D.垃圾回收再利用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下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类生态系统都只含3个营养级
B.流经两类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起主导作用,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强
D.负反馈调节在维持两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研究者发现某些啮齿类种群数量爆发后又急剧下降。解剖未发现大规模流行的病原体,尸体普遍具有低血糖、肝脏萎缩、淋巴组织退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种群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体的传播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B.种内竞争加剧有助于个体内环境稳态的有序调节
C.啮齿类种群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D.啮齿类种群数量爆发后的急剧下降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其中净初级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是指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西黄松生态系统碳量

生产者活生物量(g/

死有机质

(g/

土壤有机碳

(g/

净初级生产力(g/·年)

异养呼吸

(g/·年)

老龄

12730

2560

5330

470

440

幼龄

1460

3240

4310

360

390

A.西黄松被砍伐后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360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C.幼龄西黄松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小于老龄群落
D.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如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②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x值和y值之间呈正相关③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④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⑤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y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A.②⑤⑥B.⑤⑥C.①③④D.②③④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则第二及以后营养级的相关生物不一定会减少
B.该图只缺少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
C.若青蛙突然减少,理论上兔和食草鸟的数量将增加
D.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9. 某地推广了"鱼一桑一鸡(菇)"种养模式,通过塘基栽桑、林下养鸡、林下桑枝栽种黑木耳、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及塘泥肥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林下养鸡可以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黑木耳及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促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D.“桑叶→蚕→蚕沙→鱼”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其中蚕为第二营养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环保人员为探究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构建了标号为1、2、3三个水池,有机物浓度3>2>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统计了三个样池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与水层深度(Z)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流入水池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量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水池长期处于Zeu点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不能维持
C.随着有机物浓度增加,浅水层的GPP变大,深水层的GPP变小,Zeu变小
D.定期搅动池水会降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