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数量的变化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10003975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是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K值就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有效措施
C.对于家鼠的控制,应采取硬化地面、投放鼠药等措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K值以下
D.该曲线与“J”型曲线相比,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环境阻力,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等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
B.ab曲线之间的面积代表环境阻力,其面积增大K值减小
C.某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下一年种群数量总是前一年的1.3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35
D.时间t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数量达到最大,曲线c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2021-07-04更新 | 253次组卷
【推荐2】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5

5

10

10

起始酵母菌数量(103个)

5

10

5

10

A.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I不同
B.适当的搅拌,可能会缩短到达K值所用的时间
C.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形增长
D.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准确获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
2024-04-01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为某桑园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七星瓢虫后,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桑园中蚜虫的年龄组成
C.“b点时,七星瓢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2016-11-26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