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4 引用次数:369 题号:10102132
下图表示神经纤维某处受到不同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指尖受到伤害性刺激时马上缩手和产生疼痛的过程是两种不同的反射
B.a~g区段说明刺激不达到一定强度(阈值)也会引起神经元发生去极化
C.b~c区段钠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d~e区段钾离子外流恢复为静息电位
D.图中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恢复的全部过程只需5毫秒,说明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很快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甲)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Ⅱ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Ⅲ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神经元A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神经递质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B.从图乙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一定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Na+内流
C.为减弱手术带来的疼痛,医学上可以考虑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研发麻醉类药物
D.兴奋是由神经元A的轴突或树突传递给神经元B的
2021-05-24更新 | 20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是适宜刺激下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处于④与⑤之间的轴突膜,Na+大量涌入膜内
B.图中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处于复极化状态
C.图中处于①与②之间的轴突膜,Na+大量涌入膜内
D.图中轴突膜上的点处于③状态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2017-05-16更新 | 281次组卷
【推荐3】科研人员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当科研人员先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属于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鳃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去习惯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鳃肌
B.习惯化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神经元L29 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
C.电流刺激引起神经元L29 兴奋时,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
D.去习惯化的产生依赖神经元L29和感觉神经元的共同兴奋
2023-12-16更新 | 3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