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基因的分离定律 >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2 题号:10137272
油菜属于二倍体植物,具有两性花,其育性正常和雄性不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1>A2>A3。油菜的育性杂合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其油菜籽产量远高于育性正常品系,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现有少量育性正常品系1、雄性不育系和育性正常品系3三个品系的种子,基因型分别为A1A1、A2A2、A3A3,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上述三个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A1、A2、A3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_________
(2)去雄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有可操作性。利用上述雄性不育系(雄蕊异常,肉眼可辨)进行杂交育种制备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大致过程如下。
①让上述雄性不育系与品系3杂交,获得F1全为雄性不育株;再让F1与品系3杂交,获得F2;然后继续选择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3杂交,获得F3;如此连续杂交n次,获得大量种子。
②将最后获得的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_____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YF1
③在油菜刚开花时,拔除母本行中具有育性正常的植株,然后父本行与母本行杂交,获得兼具两种品系优良性状的可育杂交种子YF1,供农业生产使用。
结合育种过程分析回答:
a.步骤①中,连续杂交获得的Fn中雄性不育株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b.步骤②中,父本行品系的基因型为________
c.步骤③中,若不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的可育杂交种子(Y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上述育种过程中拔除育性正常植株,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传粉前)通过观察雄蕊发育情况加以辨别,且操作时间短,易出现错辨漏拔等问题。有人设想:“利用油菜植株开花前长期、稳定表现的某一直观性状,对雄性不育植株加以辨别”,请用控制该性状的基因(E)及其与A基因的位置关系,展示此设想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小鼠的体色有灰色与白色一对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灰色与白色哪个性状为显性性状,用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代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小鼠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材料。科学家选用它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点)
(2)另一个小组的同学认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并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要利用编号①~⑧的8只小鼠再设计新的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你简要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要求只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已经确定了灰色为显性性状,能否同时也确定了灰色与白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呢?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选用编号①~⑧的8只小鼠设计合理的杂交方案(要求只进行一代杂交实验)进行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27次组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period基因(简写per,位于小鼠的常染色体上)与生物的节律有关,per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 h,调节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分析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节律小鼠是研究节律性的好材料。正常小鼠(自然条件下均为纯合子)经过诱变后得到了一只无节律的小鼠。现需要通过杂交实验获得较多的纯种无节律小鼠(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不考虑后代个体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让正常小鼠与该只无节律的小鼠杂交得到F1代, F1代雌雄小鼠杂交得到F2代。
①若F1代表现型全为____________,则从F2代中直接选出所有无节律的小鼠留种,就是实验所需的纯种无节律小鼠。
②若从F2代中不能直接选出纯种无节律小鼠,说明__________,应该_________,并留种。
2018-05-06更新 | 25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者通过实验探究N基因和M基因对生菜结球影响的机制。
(1)将不结球纯合品系甲和结球纯合品系乙杂交,F1自交,F2中结球39株、不结球115株,说明结球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叶片靠近上表皮的一侧为腹面,另一侧为背面。N基因编码的N蛋白调控叶片背腹面发育基因ASI、YAB1的表达(品系甲,乙的N基因分别记为N、Na)。
①与N相比,Na缺失一个碱基对,N蛋白肽链缩短。研究者敲除甲的N基因,获得纯合基因敲除株,发现植株表型为__________,证明N基因控制不结球性状。
②研究者将AS1、YABI基因的启动子分别与荧光素酶基因拼接后构建表达载体,与N或Na基因过表达载体共同导入烟草原生质体中,结果如图1。

观察发现,乙的叶片背面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积较大且排列疏松。结合图1推测,结球表型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
(3)M基因编码的M蛋白抑制AS1基因转录。研究者利用基因工程在酵母菌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BD-M、AD-N),若M、N蛋白相互作用,则AD与BD蛋白就能充分接近形成复合物,并启动组氨酸合成基因转录。研究者将不同表达载体导入亮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合成缺陷型酵母菌中(甲组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结果如图2。

据图2可知,M、N可以相互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
M、N基因同时存在时,生菜叶片中AS1表达量与N基因单独存在时没有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M基因单独存在时,表明N可以_______M对ASI表达的影响。
(4)研究发现,品系甲M基因突变为m,M蛋白丧失功能。(1)的F2结球类型中,有些植株的球型更加紧实,其基因型为_______(N/Na,M/m表示基因)。
2023-05-09更新 | 5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