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10166246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的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 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2)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____________, 产生第二个峰值.
(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关系的 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 b物质是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间隙。
(2)兴奋在上图所示结构中传递方向为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当 b物质与 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 d处时, d部位两侧的电荷类型为_________
(4)据图可知, BDNF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 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 b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 、“不变” 、“减少” ) 。
2023-08-08更新 | 51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___________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
(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____控制。
2020-10-11更新 | 6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根据下面两图回答生活实际问题:

(1)甲图1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电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并最终完成缩手反射,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针刺后机体是先缩手然后才产生痛觉是因为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了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信号转换,传递速度慢。
(2)用乙图中序号和字母写出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或字母)的控制,临床上高位截瘫导致⑩损伤的病人是否能完成排尿?______(填“是”或“否”)。
(3)人受到惊吓时会表现为瞳孔扩张、心跳加速,此时_________________(填“脊髓”或“脑和脊髓”)发出的_________________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支气管_________________(填“扩张”或“收缩”),胃肠的蠕动____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
2022-01-16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