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2 题号:10546089
某科研小组进行了细胞代谢的相关实验。小组成员将某植株幼苗放在温度适宜的图1装置内,测定其在黑暗和适宜光照条件下装置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呼吸强度保持不变。请据图回答:

(1)图2中a点后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量将会__________。ab段曲线上升逐渐减缓,光合速率逐渐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植株幼苗在5~15分钟平均产氧量为______mol/h。
(3)实验中科研人员给幼苗提供了18O2,结果在玻璃罩内可检测到C18O2,其产生的途径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想用图1装置来验证Mg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需要增加一个装置,做法是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条件与图1装置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体细胞有时会处于低氧环境。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以PC12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了低氧影响细胞存活的机制。
(1)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当细胞中O2含量低时,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更多活性氧,活性氧积累过多会损伤大分子和细胞器。
(2)分别用常氧(20% O2)、适度低氧(10% O2)和严重低氧(0.3% O2)处理PC12细胞,24h后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结果如图1。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处理PC12细胞,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结果如图2。

①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__________(结构)降解。
②图1、图2结果表明:适度低氧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线粒体自噬。检测不同氧气浓度下BIN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

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
①适度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使_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_(促进/抑制)了线粒体自噬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处于正常水平,细胞可正常存活。
②严重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可能由于严重低氧下___________,使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的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021-07-07更新 | 674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通过抑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核的核膜由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核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无活性的RagC只能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和有活性的RagC只能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说明物质进出核孔具有________________。无活性的RagC和有活性的RagC进出核孔时均消耗了ATP,ATP的合成场所主要在线粒体,线粒体能合成ATP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____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3)据图分析,正常生长的细胞中,转录因子SKN1的活性受到__________ (激活、抑制) ,由此推测,图中ACAD10____________(促进、抑制)细胞生长的。
(4)据图分析,分泌蛋白的运输是否可能受二甲双胍的影响?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13更新 | 70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研究者对某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置于水分、空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大豆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丙为大豆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图甲所示,实验小组在第4天测得的种子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之比为1:3,此时大豆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__________;6天后种子重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第_____________天,大豆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大致相当,研究者用含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与_________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3)已知图丙是在30℃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从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变为45℃,图中b点将向___移。
(4)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将两株长势、叶面积等完全相同的大豆放在甲乙两种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状态,甲玻璃容器无色透明,乙玻璃容器用黑纸罩住。实验处在适宜温度的暗室中并从距玻璃0.3m处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分别给于光照1h。其间用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浓度单位为g/m3·h),结果如下。请据表分析回答: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6

-4

-2

0

2

5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甲容器在光照25W时产生氧气量是_____________g/m3·h,如果每天光照12h,当光照强度为_________W时。此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2020-03-04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