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0548360
在某岛上,本来只居住着一类栖息于低矮、粗糙树干上的绿安乐蜥。棕安乐蜥入侵后,占据了低矮的树干,绿安乐蜥都转移到高处的树枝上。15年后,绿安乐蜥拥有了更大的足垫,足垫上有更多具黏着性、附带刚毛的鳞,使其更好地在高处狭窄、光滑的树枝上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树上的绿安乐蜥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棕安乐蜥的入侵决定了绿安乐蜥变异的方向
C.棕安乐蜥的入侵是绿安乐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重要原因
D.足垫的变化说明绿安乐蜥经过进化已经形成了新的物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2022-12-05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增殖,其抗菌机制如下表,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下列有关耐药性的推测,错误的是(  )
抗菌药物抗菌机制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
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
A.变异产生可以分解抗生素的酶类
B.变异产生运输抗生素的转运蛋白,构建主动外排系统
C.变异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
D.变异使核糖体成分发生改变,不易被外源化学物质结合
2023-05-28更新 | 2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大熊猫是其设计原型,大熊猫最初是肉食动物,经过进化,其99%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在一个较大的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的B基因频率为7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熊猫种群中所有的B和b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C.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约占56.3%
D.该种群中的大熊猫个体之间只要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可以发生作用
2022-05-08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