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与环境 > 种群和群落 > 种群 > 种群的数量特征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11086170
土壤的结构、成分、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中的生物活动都在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中大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碳循环至关重要
B.土壤的结构、成分、理化性质的改变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可直接影响某些土壤昆虫的发育和生殖能力,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D.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抽样检测法,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应注意随机取样
D.若被标记的动物个体部分死亡,则估算出的理论值大于实际值
2017-07-17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种群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Ki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二是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依据种群密度效应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密度
B.一定范围内,随着生物种群密度增加自疏现象增强
C.每一个种群都遵循种群密度效应的产量恒定法则
D.自疏现象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2022-08-31更新 | 2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三文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由于人们肆无忌惮的商业捕捞导致濒临灭绝,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三文鱼体内,并将转基因三文鱼进一步处理成为三倍体三文鱼,经过基因修饰后的三文鱼生长迅速,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成年体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捕捞渔网的网眼大小,目的是控制三文鱼种群的年龄组成
B.可以通过野生三文鱼和转基因三文鱼杂交的方式培育迅速成长类型
C.转基因三文鱼大量上市可以缓解重度捕捞野生三文鱼的压力
D.调查野生三文鱼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2021-05-28更新 | 9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