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11477626
果蝇的 X、Y 染色体(如图)有同源区段(I 片段)和非同源区段(Ⅱ—l、Ⅱ—2 片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一P:刚毛(♀)X截毛(♂)→F1全刚毛
杂交组合二P:截毛(♀)X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P:截毛(♀)X刚毛(♂)→F1截毛(♀ ):刚毛(♂)=1:1

A.I 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通过杂交组合一,直接判断刚毛为显性性状
C.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l 片段
D.减数分裂中,X、Y 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体动物体色有白色、黄色和棕色三种,受两对基因D/d和E/e共同控制,双显(D+E)为棕色,显隐(D+e)为黄色,其余类型为白色。以不同体色的该动物品系为亲本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

F1

F2(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所得)

♀/♂

棕色

黄色

全为棕色

全为棕色

棕色:黄色=1:1

若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且每代中可能有的基因型或表型都会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两对等位基因中至少有一对在X染色体上,但无法确定是哪对在X染色体上
B.可确定基因D、d不在Y染色体上
C.F1中可发生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F2中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是3种
2024-05-14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某远离陆地的大型海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种群,假设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没有自然选择,也没有基因突变,该生物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或XA/Xa)控制,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情况,黑色对灰色为完全显性,若亲本中A基因或XA基因的频率为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雌雄个体中灰色个体的概率相等,均为16%
B.若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雌雄个体中纯合黑色个体的概率相等,均为36%
C.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雄性个体中黑色的概率为60%
D.若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灰色个体中雌性多于雄性
2023-11-28更新 | 1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研究人员从古人类化石中,相继发现一系列的生长发育异常、退行性病变、创伤等病例,如骨膜炎、脑水肿、关节松弛症、脆骨症、侏儒症、多指、色盲等20余种。这些异常或病变有些是后天病理因素导致的,有些则是先天缺陷遗传因素造成的,其中一些异常或病变即使在现代人群中,也极其罕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天缺陷遗传因素造成的疾病一定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B.家族中多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大于男性
C.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D.正常男性跟色盲携带者结婚应选择生育女孩,如果怀的是男孩,一定患病
2023-07-22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