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稳态与调节 > 神经调节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反射与反射弧
题型:非选择题-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1 题号:11824792
脊椎动物的皮肤受到一定强度的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出现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引起肢体收缩的反应,称为同侧屈反射;而对侧肢体屈肌舒张、伸肌收缩,引起对侧肢体伸直的反应,称为对侧伸反射。为验证蛙的左、右后肢既有同侧屈反射,也存在对侧伸反射,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用具:牛蛙一只,1%硫酸溶液,铁架台,培养皿,捣毁针等。

(1)完善实验思路:
①取牛蛙,剪去头部制成脊蛙并将其悬挂在铁架台上。
②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脊蛙右后肢的趾端(如图),_______
③洗去硫酸,_______
④用捣毁针破坏该脊蛙的脊髓,重复②、③。
(2)完善表格设计,将③中具体的刺激处理、②③的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填入表中。
表格名称:_______

硫酸溶液刺激部位

左、右后肢的反应

结论

右后肢趾端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前剪去蛙的头部,目的是_______。思路④中蛙的左、右后肢均无反应,原因是_______
②1%硫酸溶液刺激脊蛙一侧趾端后,同侧伸肌和对侧屈肌肌膜内外的电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③测定从1%硫酸溶液刺激趾端到发生同侧屈反射的时间比对侧伸反射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Ⅰ、人体除了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主生物钟外,还有存在于肝脏、胰脏等器官的局部生物钟,它们对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素的调控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激素种类较多,上图中的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属于_____________
(2)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传递,最终分泌褪黑素。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含褪黑素受体的细胞有_______种。
(3)由图可知,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到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
(4)科学研究发现,入夜后,光周期信号下降,人体褪黑素分泌增多,能使人迅速入睡。若睡前长时间玩手机,则可能导致失眠,推测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虹吸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5)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图1中b处给予有效刺激,可在图中________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
(7)由图2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轴突末梢处_______内流减少,导致__________释放量减少,突触后膜所在的运动神经元兴奋性__________
(8)如果需要去除习惯化,采取的措施是给予海兔头部一个强刺激,最终使得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物质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21-12-11更新 | 21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研究人员发现,当以弱刺激施加于海兔的喷水管皮肤时,海兔的鳃很快缩入外套腔内,这是海兔的缩鳃反射。若每隔1分钟重复此种弱刺激,海兔的缩鳃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图1表示海兔缩鳃反射习惯化的神经环路示意图,图2表示习惯化前后轴突末梢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鳃反射发生时,受刺激部位神经元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兴奋在c点的传导方向与_____________(填“膜外”或“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c处给予有效刺激,图中______点能检测到电位变化,但刺激b处,只可在图中____点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2分析可知,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0更新 | 91次组卷
【推荐3】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调节。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推测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同时发现其线粒体中有解耦联蛋白1(UCP1),UCP1能阻断ATP的大量合成,则UCP1分布在线粒体的_________(填“基质”、“外膜”、“内膜”)。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_(填“促进”、“抑制”)该过程,从而导致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
(3)在上述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有_________
(4)让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一定时间后检测血糖水平,推测血糖偏高的受试者是在_________(填“光照”、“黑暗”)条件下口服的葡萄糖,从而说明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_________等代谢疾病的患病风险。
2023-12-26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