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分子与细胞 > 细胞的代谢 > 细胞呼吸 >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 有氧呼吸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1838699
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 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 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B.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
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D.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2019-11-06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为探究植物根尖细胞对M的吸收方式,某同学将根尖细胞培养在用M配制的适宜浓度溶液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加入了物质W,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根尖细胞对M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M是脂溶性物质
B.实验组的根尖细胞中不能合成ATP
C.物质W可能是有氧呼吸抑制剂
D.氧气浓度为d时,增加M的浓度v会增大
2024-06-13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脱去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驱动经甲蛋白不断泵入膜间隙,随后经乙蛋白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结合生成水。线粒体内膜合成ATP的方式如下图1所示。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图2所示。已知DNP可使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乙蛋白。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乙蛋白运输H+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
C.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
D.DNP导致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
2023-06-02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