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及应用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5 题号:12128441
番鸭性别决定方式为 ZW型。根据其刚出壳雏番鸭主翼羽和覆主翼羽长度的相对差,分为快羽群(相差2 mm以上)和慢羽群(相差2nm及以下)。为了解该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一个足够大的自然种群中随机选出快羽雌雄雏鸭各 500只,慢羽雌雄雏鸭各500只,分组饲养并进行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
(1)观测多对快羽♂×快羽♀、慢羽♂×慢羽♀后代的羽型,根据结果可判断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快羽♂×快羽♀后代均为快羽型,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判断该相对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可进行的杂交实验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慢羽(B)对快羽(b)为显性,且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慢羽雄鸭与慢羽雌鸭杂交,若子代有快羽出现,则说明亲本慢羽雄鸭的基因型为____,且子代中 b的基因频率为__(保留一位小数)。取多对快羽雄鸭与慢羽雌鸭杂交,结果后代雄鸭中的慢羽占 84.78%,分析原因可能是:羽速性状的表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请你以上述子代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其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科研人员利用黑腹果蝇的残翅红眼和长翅白眼两个纯种做了以下实验,已知A/a控制果蝇翅形,B/b控制眼色。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

实验①

实验②

亲本

♀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残翅红眼

F1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个体数

920

927

930

926

(1)摩尔根等科学家的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______________
(2)眼色基因位于____________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果蝇的表型有____种;F2雄性个体中长翅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果蝇体色的灰身、黑身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灰身长翅果蝇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均为灰身长翅,F1测交,统计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
组合一:当F1雄性果蝇与纯合黑身残翅雌果蝇进行测交时,测交后代中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1。
组合二:当F1雌性果蝇与纯合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时,测交后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2∶8∶8∶42。
①组合一的后代出现两种表型,未出现预期的四种表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组合二的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不符合1∶1∶1∶1的性状比,可见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2更新 | 157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B、b来表示;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D、d来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6:2: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基因D和d的根本区别是_____
(2)根据题干中F1的表型和比例,可推知亲代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
(3)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F1中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是其中某一亲本的一条X染色体上出现一个突变基因(n),含该基因的纯合子(XnXn,XnO和XnY均为含n的纯合子)在胚胎期间死亡。请分析判断存在该突变基因的亲本是_____(填“母本”或“父本”)。该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4)该生物兴趣小组又用红眼雌蝇(XDnXd)和红眼雄蝇(XDY)做杂交实验,在F1中偶然发现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雄果蝇,后续研究发现是亲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推断染色体异常分离发生在减数第______次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2023-09-25更新 | 75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育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酶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____
(2)家蚕的虎斑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____;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____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
(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
   
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
①I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
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____(如存在基因缺失,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2024-02-22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